大竹县:强“筋骨”提“气质” 铺就宜居之城幸福“底色”

四川新闻网消息(程一凡 记者 余开洋)正值盛夏,在大竹县南城大道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驾驶挖掘机紧张有序地开展作业。

“南城大道规划总长1.6公里,新建道路设计速度指标为80公里/时。”该项目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条道路作为连接包茂高速大竹县莲印出口与环城路的主要交通干道,将以高速路出口核心区为载体,承担沿线商业、居住用地的内部服务性交通流量,支撑商业开发。建成后,将连接高速公路南出口、内环路,带动周边地块快速增值。

道路是构成城市基础的骨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近年来,大竹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战略机遇,以提升城市承载力为突破口,积极拓展城市发展规模,建成区面积突破3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突破30万人。对大竹而言,如何按照中等城市规划建设大竹县城,充分发挥县城的关键支撑作用和县域统筹功能、完善城市路网、推进区域平衡发展、提升城市“内涵”和大竹县在成渝都市圈中的区位优势,成为当下需要思考的城市发展命题。

为此,中国共产党大竹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中等城市骨架全面建成”确立为大竹县“五件关键大事”之一,要求加快建成32公里环城大道,构建“一环两轴多干线”的60平方公里城市主骨架,畅通高铁大道、南城大道出城主动脉,实现5分钟坐高铁、上高速。形成“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同大、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互强、城市环境与生活环境共美”的“重庆都市圈北向卫星城”。

夯实城市发展“骨架”

“我们负责的是大竹县高铁大道建设项目,建设道路长1.8公里,新建道路设计速度指标为80公里/时,配套建设广告位,路灯等配套设施。”7月2日,在大竹县高铁大道项目建设现场,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道路建设完成后,将对完善大竹县路网结构,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加快城区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改善人居环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启动内需,加快大竹县引进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等城市骨架全面建成,外在是县城体积,内在是发展能级,潜在是人产聚集。为此,大竹县围绕“60平方公里城市主骨架”目标,突出项目为王、资金为要、道路为先,盯住“主骨架、主动脉、主干线”三大重点,紧抓快干“南城大道、金山一路”“高铁站片区道路建设项目”“高铁大道、竹凤大道北延伸段”3大板块和其他支干道合计17个项目。

项目建设将构成便利沿线群众出入城区的城市干道,可以有效缓解周边路段的交通压力,均衡路网流量,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条件。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城区之间的道路连接,加强城区的有机联系,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推动城市向外发展。

不仅如此,大竹县还规划了多个城市有机更新建设项目、城镇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城市功能完善提升建设项目,在搭建好发展框架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美化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发展能级。

此外,大竹县还积极谋划打造“一环一区”。通过推动环城大道建设,加快实施G318大竹城区过境段改建工程、G210大竹城区过境段南段改建工程与已建成的5公里国道外迁形成环城大道,构建城市主骨架,推动北城交通集聚区建设。实施G65包茂高速公路大竹双马互通迁建工程,完善高铁站前广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机场大道项目,着力打造人流物流集聚区。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拉大城市框架、增加县城容积、分流城市交通、改善人居环境,推动高铁、高速、物流无缝对接,形成“站城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推进大竹城市北进,高效承接达州城市南拓,不断优化县城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为大竹建设中等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宜居幸福空间

“东湖公园越来越漂亮了,家里人想散步就绕着湖走一圈,不仅锻炼了身体,人也能放松不少。”正值盛夏,竹城许多市民晚饭后都会选择到大竹县东湖湿地公园走一圈,欣赏湖畔的美景,游览广场和商业街道,感受生态与都市共融的画卷。

东湖湿地公园、白塔公园、体育馆……如今,随着大竹县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市民们有越来越多可以选择的休闲地点,夜间经济也在悄然围绕这些地区聚集,形成夜食、夜游、夜购等潮流文化街区,让城市的夜晚更加明亮,增加了烟火气。大竹县也积极搭建消费场景,丰富业态种类,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满足市民夜间消费需求。

不仅如此,大竹县还积极推动城市绿地建设,推进道路绿化亮化提升工程,新(改)建城区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在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也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今年,大竹县规划了城区和乡镇公共区域充电桩建设项目。该项目是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将铺设150余个充电桩,满足市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大竹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竹县还将进行大型货车停车场等项目建设,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升。

如果说公园、广场、街道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老旧小区就是城市的“里子”。“里子”尽管隐蔽,却是离百姓最近的地方,与城市百姓的居住质量、利益福祉紧密相连。

改造完成的厨卫下水管道、黑化硬化的平整路面、宽敞舒适的小区文化广场……走进大竹县烟草公司家属院、输气二队小区等“老旧小区”,曾经的老旧院落换上了“新装”,不断改善的生活环境让居民幸福感升级。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幸福工程。近年来,大竹县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打造居民幸福家园。

“今年,大竹县将继续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开展滥井坝等18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2207户。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墙面、水电气管网线路等基础设施及外观改造工作。”大竹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城市优美别致、街道整洁清新、市场井然有序……近段时间,徜徉在大竹县城,穿行于大街小巷、广场公园,一幅干净整洁的城市和谐发展新图景正徐徐展开。这是今年大竹县委、县政府集结社会各方力量,在全县掀起一场城乡融合环境治理提升行动的真实写照。

一座城市,既要“筋骨”强,更要“气质”佳。大竹县在全力搭建中等城市骨架、推进老城更新时,对城市管理工作同样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大竹县聚焦“环境卫生管护、重点专项整治、市容市貌治理、乡村面貌改善、全民文明素质提升”五大提升行动和20项具体任务,在全县范围开展城乡融合环境治理,实现了“地板扫干净、垃圾清彻底、物件摆整齐、秩序更规范”等目标,得到竹乡群众的广泛认可。

维护城市的畅洁美丽,是城市管理的外在体现;让市民在城市生活得更舒心,是城市管理的内在核心。为此,大竹县确定长期目标是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常态长效,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全面实现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绘就宜居宜业的城乡新画卷。

此外,在人多、事杂、面广的城市管理服务中,大竹县还不断更新理念,加速推进智慧停车、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应用,打造智慧绿色城市未来样板。以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为支撑,积极探索创新建设方式、管理模式、参与形式,催生绿色政务。以“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绿色政务助力全社会降本增效,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建设宜居之城、韧性之城、智慧之城。(图由大竹县委宣传部提供)

热门相关:首席的亿万老婆   万界点名册   大唐扫把星   宠宠欲恋   驭房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