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种养“双轨制” 拓宽产业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杨 通讯员 黄安亚 龙中珍
秋季瓜果香。8月17日,走进惠水县好花红镇弄苑村,成片的佛手瓜映入眼帘,成群结队的“瓜呱鸡”在瓜棚下捉虫觅食,毛色光亮,精神十足。
“我们的鸡因在佛手瓜下养殖,所以名叫‘瓜呱鸡’,主要是喂农家玉米面。散养的鸡肉质鲜美,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斤比圈养的鸡价格要高3到4元。”弄苑村生态鸡养殖基地负责人黎晓鸿一边拿着鸡食一边吆喝,“瓜呱鸡”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场面甚是热闹。
弄苑村从2009年开始种植佛手瓜,种植面积2000亩,是当地群众收入的重要支撑。刚开始时,佛手瓜市场较好,出售价格相对较高,但近年来,随着佛手瓜价格降低,每斤只能卖到0.6元左右,种植面积也逐渐减少。如何找到产业发展新路子,成了村“两委”的首要问题。通过多方考察,弄苑村决定在保留原有佛手瓜种植的情况下,拓宽产业链,发展瓜下养鸡产业。
弄苑村村委会副主任汪昌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一年试行瓜下养鸡,目前第一批鸡苗已陆续出栏,每只鸡在5斤左右,每斤可以卖到12元。
一边种植佛手瓜,一边发展养殖产业,两条产业发展轨道并行,为群众增收致富拓宽了渠道,也为好花红镇石头关、幺关、六马等山区乡村发展瓜下养鸡种养结合模式提供借鉴。
近年来,惠水县好花红镇积极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因地制宜探索出瓜下养鸡、稻虾共生等“双轨制”种养结合农业新模式,促进群众增收,实现一地多收。
在好花红镇百鸟河村稻虾养殖基地里,“双轨制”种养结合模式也是一派丰收景象。
连片的稻田在微风下泛起阵阵涟漪,田间的小龙虾挥舞着大钳子爬来爬去。今年,百鸟河村新建50亩稻虾综合养殖基地,将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相结合,形成互利共生的农业生态系统。水稻提供天然的水塘和底栖生物,作为小龙虾的栖息环境和食物,而小龙虾产生的粪便则为水稻提供了优质有机肥料。
“小龙虾养殖投资小、周期短,通过虾粪还田、有机种植,能最大程度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生产出的大米香甜、小龙虾鲜美,比单种水稻收益翻了一番,真正做到一地多收。”百鸟河村党总支部书记马启松说。
百鸟河村良好的水源生态为发展稻虾种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该村采取“村集体+致富带头人+农户”的组织方式,流转群众土地50亩,每亩租金1000元。同时,积极动员致富带头人、稻虾养殖能手罗三轮回乡,与村集体合作共同发展稻虾养殖。
百鸟河村村委会副主任陈其陆介绍,经过几个月的喂养,目前小龙虾已上市销售,预计总产量5000斤左右,产值达12万元。为了后续养殖,今年打算只出售1000斤虾,剩余的留作虾种。目前,订单非常火爆,供不应求。
瓜下养鸡、稻虾共生是好花红镇农业产业发展的有益探索。下一步,好花红镇将持续推广“双轨制”种养结合农业发展模式,拓宽产业发展路子,做好产业振兴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