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五个抓手”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格局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近年来,柳州市以全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契机,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以“五个抓手”为工作举措,着力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新格局,凝聚起了保护知识产权法治力量,强化了知识产权全领域、全链条保护,激发了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创新动能,为服务打造“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国家区域战略,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柳州市先后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试点城市、广西首个国家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城市,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抓组织建设,汇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合力。建立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领导小组,实行“党委+政府”双组长负责制,高位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协同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要求。在全国首创由11个部门参与设立的“柳州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中心”,构建著作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多领域覆盖,集行政执法、维权援助、诉前调解、行政司法衔接、海外纠纷应对、信息发布等多元联动功能于一体的协同保护机构,强化全领域、全链条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2024年设立柳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为知识产权专门保护机构,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

抓制度建设,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体系。制定颁布《柳州市知识产权奖励补助办法》,为知识产权创新活动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政策激励保障;创设国家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和技术调查官制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及适用,畅通运用“二合一”工作机制审结涉专利、商标侵权等行政、民事案件,统一裁判尺度;落实落细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侵权损害判赔力度,依法审慎执行,树立鲜明导向。2024年以来,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23件,审结449件,结案率85.85%。制定出台《柳州市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共建合作机制》《柳州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等,构建全域全流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特色产业风险防范体系,从法律、经贸、技术等多维度支撑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强化产业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为产业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抓载体建设,增强知识产权法治服务质效。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推出“十项法律服务措施”,为“高新精尖”等创新型企业开通企业服务绿色通道。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1+10”矩阵服务网,即:建立“一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10站点”(10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点),积极拓展知识产权保护服务面,不断优化服务质效;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累计化解知识产权侵权纠纷773件,涉及金额逾6亿元,调解成功率84.87%;成立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创设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法律服务中心,服务中国(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引入仲裁委员会、商事调解组织、律师事务所、行业协会等机构,着力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案件专项研判、跨境商事仲裁调解等服务,不断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抓服务重点,有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发布市级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关注市场名录,制定全国首部米粉类产业发展法规《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以“一法”立标杆,在螺蛳粉整体品牌机制建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和注册等方面提供确凿依据。制发《“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实施方案》《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完善柳州螺蛳粉商标品牌保护机制。高质量建成柳州螺蛳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融安金桔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三江茶”入选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实施名单。“柳州螺蛳粉”和“融安金桔”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分别达125.59亿元和59.21亿元。

柳州市出台推动知识产权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有关地方性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共17件,建成拥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49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3家的企业创新梯队。全市有“柳工”“五菱”“OVM”“两面针”等中国驰名商标11个,位居广西前列。

抓法治宣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宣传,走进企业举办法治讲座、提供法治体检,法治宣传面、法律服务面涉及经营主体270余家,普法宣传500余次,切实增强了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深入开展“检察护企”“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解决假冒“融安金桔”品牌等问题,获最高检通报表扬;设立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维权援助工作站等联络点,加强对涉外螺蛳粉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自主创新意识,打造柳州特色品牌、创新型品牌,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全春华、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