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龙马潭区:“红红脸、出出汗” 麻辣询问只为问出症结、评出实效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今年以来,泸州市龙马潭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对去年《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询问。询问“大考”现场,“考官”们询短板、问差距;,“考生”们答对策、找措施,在面对面监督、点对点交流中,以营商环境之“优”,纾解市场主体之“困”,促进经济大盘之“稳”。

深入实情,以“问得准”考出“真功夫”

专题询问要做到“真问、敢问、会问”,功夫就要下在“问”前。

为了让本次专题询问“有的放矢”,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透,区人大常委会在前期开展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准备工作。专题询问前,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领导小组针对《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通过专题调研、现场察看、个别了解等方式,广泛听取代表意见,详细了解去年执法检查交办的46个问题办理情况,突出企业关切,为专题询问“问准、问清、问实”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达到群众关注的焦点在哪里,人大的监督重点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

怎么问、问什么,才能达到真监督真支持的目的。“给范围,不给题目,我们对收集的每一条建议、每一个问题都认真研究,反复讨论,把大家普遍关心关切的难点痛点事项原汁原味搬进询问现场。”区人大经济委主任赵念春介绍。

从深入一线调研到认真收集问题,从积极联动到会前多次调度,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下,一场求实问效的专题询问蓄势待发。

紧盯痛点,以“麻辣问”确保“真交锋”

“问深问透了,才能更好地督促政府部门改进工作。”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称,专题询问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力求询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

“当前,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但不少企业反映相关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直达快享还不够,请问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淦小伟的提问拉开了本次专题询问的序幕。

“条例中明确规定,多个部门对同一市场主体检查的,本级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由一个部门组织实施联合检查,可是我们在调研中有些企业反映,我区还存在多头执法问题,区政府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针对企业高度关注的难题,杜维国委员的提问直击要害。

“不少企业反映应急、环保对同一现象的整改标准不一致,同时,聘请的专家也存在检查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导致企业重复整改,请问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小兰语气平缓,但问题尖锐。

……

问题一个比一个辛辣,一个比一个具体。

整个专题询问持续时长近3个小时,询问过程紧扣主题、有的放矢,8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企业代表就惠企政策兑现、招工用工难、行政执法等问题分别向10个部门进行询问。问题切中要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体现了为人民而问,问出了人民心声。10个应询部门负责同志的回答思路清晰、对策翔实、措施有力,体现了公仆情怀,答出了责任担当。

测评跟踪,以“小举措”撬动“真成效”

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由企业家说了算。

现场询问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企业代表根据应询人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满意度测评,主持人在下一个问题结束后当场公布上一个问题的测评结果。同时,专题询问结束后,到会的43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企业代表对应询的30个职能部门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将抄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并作为区人大对各部门年终目标考核依据。

满意度测评充分体现了监督的深度,是延伸监督链条、提高监督实效、增强监督刚性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测评结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专题询问始于“问”,而不止于“答”,更注重“果”,只有监督-落实-再监督-再落实,一环套一环,人大监督的“闭环效应”才能真正凸显。

“询问有‘刚性’、回答有‘干货’,这仅仅是开展专题询问、推进问题解决的开端。各应询单位要认真兑现‘答’的承诺,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真正体现‘改’的成效。区人大常委会要加强‘问’后工作,坚持强化跟踪督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给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月桂在会议讲话中指出。

这次龙马潭区常委会围绕《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专题询问,首次将执法检查与专题询问这两种监督方式结合起来,通过“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整改落实—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跟踪问效”,既是对执法检查效果的强化,也是对专题询问方式的丰富和完善,目的是充分发挥执法检查监督利剑作用,查出营商环境问题症结,问出整改落实务实举措,进一步强化监督工作的刚性和实效,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唐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