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线上出圈之后,提高品质才能赢得更大流量
经典剧目化身千万网民的“新宠”,高冷的话剧在手机屏幕频繁露脸,“非遗”剧种肩负起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担当,地方剧团借助互联网传播“威力”成了网红,戏迷们在新媒体社交平台“群”里指点舞台、激扬文字,划开屏幕看大戏司空见惯,发弹幕成了年轻人看戏“标配”……这些年,舞台艺术日益呈现于屏幕、登录于云端,我们在这些随身携带的“新舞台”欣赏到更多优秀作品的同时,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所谓“互联网+舞台”绝非“录制+播放”那么简单,更不意味着把网络平台当作张贴演出海报的大黑板。互联网特别是直播、短视频所改变的不仅是舞台艺术的传播方式和呈现方式,更是观演关系、审美趣味、评价范式乃至整个创演格局和行业生态。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一个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数字社会,正在东半球矫健登场。以互联网为基础形成的“信缘”纽带,塑造了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趣味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空前凸显,艺术和审美的社会塑造功能也相应得到强化。于是,因为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跨地域流动而天各一方的戏迷们,在网络空间重新结识,他们聚拢在各有特色的短视频边,欣赏着家乡戏剧、地方曲种,形成新的戏剧群落,也催生出年轻化的粉丝群体。艺术是花,观众如土。正是这一方经由新技术重塑的“网络文化新水土”,培育和推动着观众的代际延续,从而为当代舞台艺术突破地理区隔和空间限制提供了最现实也最真实的土壤。
同时,互联网的信息海量、用户匿名、互动便捷等特征,使各种样式的舞台艺术进入类似大型展览展示的场域之中,接受新老观众的盲审、海选和锐评。从时代的艺术格局看,这无疑有利于在交流互鉴中形成多样繁荣的艺术景象。对舞台艺术自身而言,却也意味着创作者必须更加积极地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因为,任何艺术媒介在本质上都代表着新的审美诉求,都呼唤着新的艺术语言和语法,只有精准识别、积极应变者,方能占据主动,赢得先机。
回顾百余年来的历史,媒介技术的发展一直在为舞台艺术提供“传播红利”,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电台响档”到八十年代万人空巷的“电视评书”,从五六十年代令人惊艳的戏曲片到近年来屡上“热搜”的舞台艺术“名场面”以及丰富多彩的在线直播,从现实剧场、露天舞台跨入虚拟空间,从电脑端到手机端再到云端,无论是“话匣子”、电视机,还是墙上的大屏幕、桌上的中屏幕、手中的小屏幕,新的媒介技术和载体不断给舞台艺术插上“隐形的翅膀”,使其更加轻盈更加友好地飞进千家万户。
而从舞台艺术作为现场艺术的本体属性,或是其长远艺术追求来看,媒介的创新迭代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聚拢和催生更多观众的同时,也对作品的艺术品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些年,各大院团“压箱底”的老戏复排重演,往往一票难求,一旦登录云端,也会迅速刷屏,成为爆款。2022年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之际,全网超过1.4亿人次点击观看院庆活动。话剧《茶馆》直播,观看者更高达几千万人次。这些都充分说明,提高品质才能为舞台艺术赢得更关键的发展红利。新时代无比迫切地呼唤着文艺精品。舞台艺术理应传承“戏比天大”的优良传统,坚守“品质为王”的艺术真谛,借助新技术赢得发展新生机,以高质量的好作品丰富大流量的新舞台。对此,我们信其必成,也乐观其成。
(胡一峰 作者为文艺评论家,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