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者丨精益求精,只为完美呈现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甲辰年祭孔大典即将开始,各项筹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参与祭孔大典的学生、文艺工作者们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着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只为在这场千年传承的祭孔大典上呈现出一场精彩纷呈、震撼人心的文化盛宴。
每句台词
都仿佛与先贤对话
秋高气爽,圣城曲阜晴空万里。走进孔庙,甲辰年祭孔大典鸣赞(俗称司礼官)孔令凯正在忙着指导礼生完成每一个动作,梳理整个活动的流程。
“祭孔大典最直接的作用是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展示。”聊起祭孔大典,孔令凯打开了话匣子。“祭孔大典包含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与传统祭祀4个部分,而鸣赞的作用就是通过声音再现‘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历史盛况。”尽管台词没有大的变化,但每次上台前他都要反复练习。每一句台词于他而言,都是在跨越时空与先贤对话,感触诗礼传家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确保每个动作不变形,才能营造出真切的文化代入感”。孔令凯坦言。
作为鸣赞,孔令凯以沉稳大气的姿态掌控着整个大典的节奏和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精准无误。而在这场意义重大的祭孔大典中他还承担着孔庙礼生的排演工作,精心策划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站位,耐心地指导礼生们反复练习,从神情姿态到动作规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让礼生们在大典中展现出最完美的礼仪风范,为祭孔大典增添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韵味。
“日常的练习,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向先师表达尊崇之情。”孔令凯笑着说。“作为传承人,我会把祭孔大典更好地传承下去。”
主动参与
一线感受文化“脉动”
礼生,其内涵与孔子学说当中“礼”的完美契合。
在祭孔大典上,来自济宁学院的200名礼生将身着祭祀服装,从圣时门到大成门沿途分开站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他们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庄重地“作揖”站立,以这样的礼仪姿态,迎送着参加祭孔大典的中外来宾,呈现孔子六艺之“礼”,让中外来宾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中“礼”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礼生是从上千名学生当中选拔出来的,优中选优,通过面试之后的礼生就开始了紧张的培训、彩排,指导老师在细节方面要求很严格。”来自济宁学院的礼生志愿者王宇森说,“除了了解曲阜当地的人文风情之外,更加突出孔子文化当中礼仪文化知识的学习。”
作为本地人的苏新宇,从小喜欢传统文化,主动报名参加这次祭孔大典,担任礼生。“通过亲身体验传统礼仪,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古人对天地、对先师、对道德的敬重,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苏新宇说。
王兴浩也是一名礼生志愿者,特别的是,他这次不仅负责站着“作揖”行礼,而是要和同伴一起打开大成门。“随着鸣赞的指令,我和同伴就默数着一二三缓缓打开门,这个过程不能过慢也不能过快,我们俩的默契配合很重要。”王兴浩来自聊城,这一次主动报名参加祭孔大典,也是因为想见识一下这盛大的场面。“虽然过程比较辛苦,但是今天能够站到这里感到很有意义。”
琴瑟悠扬
先秦古乐绽放新声
琴声如水,时而婉转、时而奔放;瑟声低沉而婉转,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在孔庙大中门前,把音雅乐相互交融,共同奏响一曲穿越时空的文化赞歌,那悠扬的乐声,不仅是对先师孔子的敬仰和缅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瑟属于雅乐,能站在这里迎接国内外来宾,传承弘扬中国雅乐文化,感觉还挺自豪的。作为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的工作人员,参加孔子文化节的演出,是一种挑战也是机遇。”来自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瑟演奏者李秀介绍,雅乐追求的是中正、平和,在演奏过程中,不仅是通过指尖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演奏者与瑟之间达成心灵上的共鸣,将情感与瑟的音韵完美融合,让内心的世界通过瑟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用悠扬的旋律传递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这次演出是由孔子博物馆精心自排的祭孔音乐,以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为主体组成了20人的表演团队,通过用先秦时期中国古代的八音乐器进行演奏,表达对孔子的崇敬之情,让人们在悠扬的雅乐声中,感受到孔子智慧的博大精深。”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艺术总监李科说,此外,9月27日,在尼山圣境尼山讲堂,以孔子博物馆箫韶乐团为主体,联合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学生组成了50人的表演团队,演奏《诗经》系列礼乐曲目《诗经·小雅·由仪》《诗经·鲁颂·有駜》,以中国古代雅乐的形式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让先秦古乐绽放时代新声。
每日诵读
用心领会儒家经典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奎文阁两侧,来自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身着统一服装的青年学子手中端着《儒学经典》在齐声朗诵。
“奎文阁,始名藏书楼。200名青年学子在奎文阁前齐声朗诵历代儒学经典名句和先贤先儒名言名句,能让参祭来宾体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现祭祀的本义在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祭孔大典执行导演晏清说。
马钦慧是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也是诵读群众方队中的一员。作为曲阜本地的她来说,能在孔庙亲自参与诵读,既兴奋又紧张。“每天都要背诵一遍这些篇章,根据诵读录音掌握诵读的节奏。”马钦慧说,沉浸在这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用心去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仿佛在与先贤在对话。
“当听到诵读声在古老的孔庙中回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的张钲伟说,能够身临其境般地参与其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先师孔子的敬仰之情和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之意。“今天能站到这里非常幸运。”
千锤百炼
只为呈现最好效果
祭孔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每次祭孔大典上,祭孔乐舞都是最华彩的篇章。在大成殿前高高的月台上,来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120名学生伴随着悠悠古乐声正在进行祭孔乐舞彩排的表演,舞者们衣袂飘飞,左手持籥,右手拿羽,一轮又一轮的排练,纠正每一个不到位的动作,修改每一处不正确的细节,只为将最完美的一面呈现在众人眼前。
“这已经是我第2次参加祭孔大典了,通过这两次,不仅学习了传统文化,还提升了个人素养,也增强了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刚参加完祭孔乐舞彩排表演的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杨玥桐表示。
“自己就是曲阜人,从小就从电视上看祭孔大典,没想到今年能亲身参与祭孔大典。参加祭孔乐舞表演,自己非常骄傲,我感觉和孔子的距离拉近了。”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生刘志城说,通过参加八佾舞排练活动,了解了祭孔仪式中的传统文化,在庄严而古雅的歌乐声中修身养性,切身体会“仁、义、礼、智、信”的艺术表达,沉浸式感觉到儒家文化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
“‘八佾舞’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祭祀舞蹈,形象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之前就在学校我们集中排练了一周左右,今天在大成殿前进行彩排,更加有氛围感了。”来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学生张依娜坦言,“祭孔大典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仪式,作为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古代圣贤的智慧和教诲,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修养,也是寻根的一种方式,让我们更进一步地去了解传统文化,把优秀的儒家文化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下去。”
畅通古今
讲好中华文化故事
行至曲阜明故城景区,万仞宫墙下,40多名工人正在搭建开城仪式视觉道具。“我们从19日开始进场,现场焊接、制作开城仪式所需要的道具、搭建舞台,目前工人们正在焊接主视觉道具画轴。”山东省现代艺术中心主任视觉顾问李元说,为保证施工进度,多个点位同步施工布景,有60多名工人参与施工。
开城仪式作为祭孔大典的重要仪式之一,是整个仪式的开篇,本届开城仪式舞台设计通过一幅徐徐展开的画轴,演员在画卷内演绎,在表演结束后,嘉宾穿过画卷,与城门随之缓缓打开,古色古香的建筑感与沧桑感缓缓进入众人视野,通过穿越画轴的方式,让参祭嘉宾穿越古今、带来情绪起伏与视觉冲击。
虽然从事多年导游工作,但每年的文化节与以往为游客讲解有所不同。讲述的方式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为游客讲解孔府、孔庙时,往往以讲故事的方式,语言也比较灵活,时间也更为充足,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但在为嘉宾讲解过程时间比较紧张,要把内容进行精简,把最精华的内容讲述给参观嘉宾。”孔盼说。
做好引导
展现志愿服务风采
22日上午,在神道路口,74名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身穿汉服,正在进行列队彩排。
“我们都是来自曲师大音乐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偏多。”学生领队朱炳辉说,前期,孔子文化节筹委会组织学生报名和精心挑选,选取这部分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祭孔大典的活动中来,主要是在队伍行进过程中,维持队伍秩序,并引导嘉宾前行。
“上百人报名了文化节志愿者,结果只有74人入选。”朱炳辉说,除了符合基本条件外,志愿者还需要经过大量的形体训练、礼仪培训和孔子文化节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临近文化节,更是要多次现场演练,不停地在神道路口到大成殿前来回演练,“在行进过程中还需要多次变换队形,掌握好行进速度,并记住孔庙内建筑位置,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嘉宾。”
“去年我就有幸参加过孔子文化节和今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志愿服务工作,虽然每次工作内容都不一样,但通过活动,都有很多的收获。”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志愿者张好说,能够再次参与到活动中来,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一方面能够近距离感受儒家文化带来的震撼,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向嘉宾展示孔子家乡学子的风采。
“我一直觉得志愿活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本身也很喜欢参加,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本次活动的内容十分吸引我,是与孔子相关的。”志愿者许百惠说,在曲阜上学,肯定会想更加了解与儒家文化和孔子文化有关的东西,也算一种学习相关文化的方式。“我们是跟随嘉宾队伍一起向前行进,可以看到整个活动的演出和仪式,我对此非常期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孔媛媛 丁安顺 张清直 通讯员 展威 盖鸣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