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应积极探索、创新“两地居民”模式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门日前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这是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统筹协调城乡发展,促进人口回引回流的重要导向。如果从更大的范畴来讲,“两地居民”模式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区域交通呈现新特征背景下,进一步加快和提升经济发展流动性、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增长点。
一般意义上的“两地居民”更多强调的是在地理空间分离的情况下,往返于两个地区、两个城市的居民。探索“两地居民”模式的目的是如何在交通建设、公共服务等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升“两地居民”的交通便捷度、办事便利度、生活幸福感等。“两地”往往蕴含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如同城化、一体化建设,以及如深港两地、成渝地区这样的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合作模式。
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公布的《2023中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在76个候选城市中,30个城市分布在西部地区,38个城市分布在东北地区,沿边地区夏季宜居城市更是高达58个。笔者于8月份在东北地区进行了深度探访,考察了3个省会城市和多个传统工业城市,深刻体验了东北地区的工业底蕴、人文特色以及日益便捷的高速铁路网络,尤其是感受到东北地区夏季气候宜居的明显优势。而在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方面,55个候选城市中的38个城市位于广东、广西和云南三省。在候鸟式养老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还有候鸟式度假乃至候鸟式工作的巨大潜在市场。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完善配套保障、强化人文宜居等将有助于拉长居民“候鸟式”活动周期,形成一个崭新的“两地居民”模式。
探索和创新“两地居民”模式,其前提和基础之一是中国仍将不断完善拓展的高铁网络体系。我国高铁建设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将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备、更加快捷的高速铁路通道。与此同时,中等收入群体将不断壮大,消费市场也将持续扩大,居民对休闲生活、宜居生活的需求会进入持续扩大阶段。结合气候变化趋势,未来城市居民和中等收入群体对宜居生活的需求将成为培育高品质生活、挖掘新增长点、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两地居民”的探索和创新将有助于通过人口在城乡之间常态流动、在区域之间定期迁移,使地区之间、区域之间能够实现更加多元化的流动性互补发展,更好地畅通内循环,提振全社会消费能力,也有助于减缓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
“两地居民”与经济发展、交通完善和气候(变化)特征等均有直接关联,探索和创新“两地居民”模式,仅有交通的完善和支撑还不够,必须要有制度性保障和常态化安排。
一是要有政策引导。在全国范围选择适宜地区开展“两地居民”模式探索试行区,鼓励地区之间结对行动,对“两地居民”异地购房给予更大力度的优惠,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两地居住”条件,打造更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对跨地区、长周期居住的“两地居民”在交通、住宿、租赁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二是要有时间保障。在全社会层面提倡灵活办公制度,鼓励推行更加弹性的工作制度,及早试行4.5天工作制,这对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流动将带来重要影响,通过时间的保障让短期迁移人口发展成为“两地居民”。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聚集了大量中等收入群体,如何确保其休息和休闲时间,对壮大“两地居民”规模、释放中坚消费能力具有关键影响。同时,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时间的问题对提振生育及经济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三是要有配套保障。具备探索和创新“两地居民”模式的地区,尤其是西部、东北地区季节宜居度较高的城市,在做好公共设施改造提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文宜居环境建设,挖掘地方人文特色,精准聚焦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建设更多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同时,加强满足“两地居民”教培需求,比如让南方孩子在“冬奥冠军之乡”七台河掌握冰雪运动技能等。(作者是广西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与战略决策学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