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昊宇:美日韩合作距“东亚版北约”有多远
在日前举行的戴维营峰会上,美日韩三方宣布了一系列强化三边合作的机制化安排,除了建立年度领导人会议,还明确设立包括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部门负责人在内的部长级年度会晤机制,决定举行年度化、命名化的三边多领域联合军演,启动朝鲜导弹预警信息实时共享体系等。这些进展,标志着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正在成为东亚地区第一个制度化的多边安全架构。这也被外界视为美日韩三边安全同盟正在成形,“东亚版北约”呼之欲出。
严格比照北约组织有关条款,这次美日韩合作的升级可以说是朝着“东亚版北约”迈进了“半步”。《北大西洋公约》的核心条款是第4和第5条。第4条规定:“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第5条则规定:“对于任何一个缔约国之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权,采取包括武力在内的必要行动。”
在戴维营峰会后公布的《协商约定》(Commitment to Consult)文件中,美日韩三方承诺“对于影响三方集体利益和安全的地区挑战、挑衅和威胁,三国政府将迅速进行磋商,并共享信息,统一发声,协调应对”。这一规定简而言之就是“危机事态下三方应协商应对”,或可视为与北约第4条相吻合,但同时三方并未作出类似于北约第5条“共同防御”的约定,这意味着美日韩安全关系距离北约还有不小的距离。
至于影响三方作出“共同防御”安排的因素,主要症结在于日韩关系。韩方官员表示,目前韩日之间还不是同盟关系,三方安全合作限定于针对特定对象的情报共享,以及在涉及三方共同安全利益的问题上开展合作,这还属于一种“三边安全合作体制”。
众所周知,日韩关系一直是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的突出短板。尹锡悦政府上台后,通过在强征劳工案上对日方作出妥协让步,换取了韩日关系“破冰”,为美日韩三边合作重启和升级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日韩两国围绕历史问题和岛屿主权争端积怨已久,矛盾不时突出激化,日韩关系当前的改善并不意味着两国已经实现和解,双方政治安全互信依然脆弱。日方担心,韩国国内政治分裂,保守派和进步派尖锐对立,未来一旦政权更迭,类似文在寅政府推翻朴槿惠时期达成的“慰安妇协议”的情况可能再次出现。韩国民众则对日本军事大国化心存芥蒂,尤其担心日本借“朝鲜有事”再度在军事上染指半岛,多数韩国民众并不认同韩日结盟。日本《朝日新闻》称,戴维营峰会上三方未能就建立高层“热线”达成一致,主要源于日韩之间缺乏安全互信,日韩在围绕延伸威慑、涉朝网络安全情报共享等具体议题仍存温差。韩国进步派媒体《韩民族日报》发表社论,抨击尹锡悦不顾历史问题推动韩日“准同盟化”是“危险的赌博”。有媒体援引美方官员讲话称,挥之不去的历史包袱是三国未能签署三边安全协议的原因之一。
另外,日本国内因素也会制约“东亚版北约”的成形。近年来日本不断突破战后军事禁区,包括部分解禁了集体自卫权,岸田内阁更是决定发展可以先发制人打击敌方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使日本战后长期坚持的“专守防卫”政策名存实亡。但现实地看,日本对外军事行动依然受到“和平宪法”第九条的约束,尚未实现完全的自由。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日韩关系以及日韩两国国内因素仍将制约美日韩三边军事安全合作向纵深发展。
从性质上讲,戴维营峰会文件中的三方合作约定属于“政治承诺”性质,缺乏法律强制力,这表明美日韩还不是正式的三边军事安全同盟,当前三边关系或可定位为基于美日、美韩双边同盟的“准三边同盟”。
尽管短期内美日韩建立“东亚版北约”的条件尚不具备,外界对于美日韩合作的“冷战回归”动向依然不可掉以轻心。历史上看,美国在冷战时期曾多次谋求以美日韩为主,在东亚建立针对苏联、中国和朝鲜的“亚洲版北约”或“西太平洋版北约”,只是后来随着美国深陷越南战争以及中美建交而未能如愿。就当前而言,美国正在亚太地区竭力推动遏华指向的“印太战略”,拉帮结伙围堵打压中国。此次美日韩三方在《戴维营精神》等文件中公然炒作南海问题,干涉涉台问题,渲染乌克兰危机和朝鲜核导威胁,煽动中俄朝“三面威胁”,充斥着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表现出美国企图诱拉日韩在地区推动“新冷战”的危险动向。对于美日韩合作可能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干扰地区团结合作的危害性,地区国家应当保持高度警惕。(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热门相关:大明武夫 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 鬼王绝宠:逆天废材妃 天河大帝 布衣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