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辉:中俄联合军演释放和平信号
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在日本海中部组织的“北部·联合-2023”军事演习拉开序幕。根据中俄两军年度合作计划,俄罗斯方面派出海空力量参加此次演习,演习持续到7月23日。此次演习虽为中俄双方例行的联合军事协同行动,但仍备受各方关注。
在中俄此次的海上联合行动中,不仅有主力战舰和支援舰参加,两军还投入了各自的海军航空兵力量。演习内容包括联合火力打击训练和海上协同作战。中俄两军围绕联合反潜、海空联合护航、对遭突袭船只的联合保护与防御等科目展开海上战略协同。演习聚焦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强化两军联合行动能力,提升两军战略协作水平,确保相关国际海域的海空域安全,增强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应对各种安全挑战的能力。整体来看,有三个关键点释放出重要信号。
其一,演习地点在日本海中部且由中方主导。2021年8月,俄罗斯参加了在我陆军青铜峡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的“西部·联合-2021”演习。这次演习首开中国人民解放军邀请外军入境参加中国年度战略演习的先河。而“北部·联合-2023”军事演习是由我北部战区组织,选址在日本海中部腹地,俄罗斯方面派出海空力量参演。这并非是中俄第一次在日本海进行军事战略协同,日本海是战略通道高度集中的国际水域,宗谷海峡、对马海峡与津轻海峡都事关中俄两国的战略安全。中方将演习场域选在这里,体现了中俄两国共同的核心安全关切以及在突发紧急事态下维护国际战略通道安全的信心与决心。
除此之外,中方曾经多次参加俄方的年度战略演习——“东方-2018”“中部-2019”“高加索-2020”“东方-2022”等。参加对方组织的年度战略演习,配合对方的安全战略筹划与具体战略方向的军事设想,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已经成为中俄军事战略协作常态化与机制化的安排。
其二,演习一周前北约峰会将中俄锁定为威胁。7月11日至12日,在北约维尔纽斯峰会上,美国及其盟友将俄罗斯定义为“北约安全的最大和最直接的威胁”,妄称“中国表现出的野心和胁迫性政策对北约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挑战”,并宣称中俄合作“与北约的价值观和利益背道而驰”。这次北约峰会,让“亚太北约化”的战略目标昭然若揭。美国战略界还有人建议,将美英澳“奥库斯”同盟打造成“亚太北约化”的战略支柱,并拉日本、韩国甚至印度加入。北约峰会结束后,美国、日本与韩国立即在日本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7月18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宣布,美国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进入韩国釜山港。这是美国战略核潜艇42年以来首次进入韩国港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之前曾表示,北约持续东进亚太,干预地区事务,势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促推阵营对抗,应当引起地区国家的高度警惕。
自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美国以各国对待俄乌冲突的态度厘定敌友,事实上在华盛顿的战略视角下,世界已经“被两极”。一极是美欧系,以北约为核心;另一极是“被站队”的所谓“中俄系”。美国正在把处理乌克兰危机的模式复制到亚太地区,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
其三,让别有用心国家逐渐适应中俄演习。中俄军事战略协作关系愈发受到美国的密切关注,美国国防大学中国军事研究中心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自2014年以来,中俄两军至少举行了36次不同类型的演习。中国与俄罗斯的演习数量越来越多,演习场景也越来越复杂。不仅包括“北部·联合-2023”这种在中俄周边进行的战略演习,几年前还出现了联合巡逻的形式。中俄海军足迹正从本土核心水域——青岛、湛江、彼得大帝湾,走向日本海、亚丁湾、阿拉伯海、地中海、波罗的海。可以想见,中俄未来的联合海上战略巡航将进一步扩展到世界的不同地区,而且还可能会出现新的互动形式。7月初,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在北京会见俄罗斯海军总司令叶夫梅诺夫。双方强调了加强军事协作的重要性,其中就包括两国海军之间的合作。
“北部·联合-2023”展现了中俄之间高度的政治军事互信,中俄战略协作尤其是军事战略协作,是全球安全与稳定的保障。中俄关系虽为双边关系,但却有着地区和全球意义。必须要看到,中俄关系的核心要义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中俄两国都无意搭建美国所称的“反西方同盟”,我们也希望美西方国家能够尽早走出当前仍在固守的冷战思维。(作者是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