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卫列:关注极端天气下的全球弱势群体
今年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有科学家称地球上一次如此炎热是在数万年前,且预测下半年气温将更极端。2015—2022年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8年。
进入2023年,东非连续5个雨季的降雨量都低于平均水平;今年进入2月以后,意大利从南都到北都突然遭遇70年来最大的旱灾;5月中旬我国多地出现高温天气;韩国仅近期就有40多人丧命于暴雨带来的灾害之中;日本的一些城市气温也升至危险水平;美国、墨西哥也在经历极端高温天气……大量数据显示,全球气温在未来5年可能会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极端天气屡现主要缘于全球气候变化。由于人类活动在地球各地迅速扩张,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全球气温升高。工业革命之后,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使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消费不断增加,海洋和陆地生物圈不能完全吸收多排放的二氧化碳。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温室气体公报》显示,全球大气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突破有仪器观测以来的历史纪录。同时,由于人类经济活动对地球表层造成大规模破坏,地球表层原有的生态系统被改变。森林、草地、湿地被大量破坏,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大量不科学的水利工程改变了河流流向,也改变了周边土壤的湿度。地下水的超采导致地面沉降以及土壤干旱,下垫面的变化也对气候产生了重大影响。
全球性危机交织叠加使得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进展停滞不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不仅会造成自然环境和生物区系的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类健康都将带来负面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2030年至2050年,气候变化或将带来更大范围的疟疾、痢疾、热应激和营养不良,有可能导致全球每年25万人死亡。全球气候变化使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使农业生产受到破坏性影响。气候变化也将影响本已短缺的水资源,一些地区的饮水状况将会更加恶劣。
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值得警醒的消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弱势群体面对气候变化都更为脆弱。极端高温和低温现象造成死亡的大多为弱势群体。有研究机构发布报告指出,如果全球气温上升2.9℃,到2050年65个最脆弱国家的GDP将平均下降20%,到2100年下降64%。即使全球气温升幅能控制在1.5℃,到2050年,这些国家的GDP仍会下降13%,到本世纪末下降33%。届时,弱势群体将会面对更为艰难的生存环境,国际社会对此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目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主要集中在碳排放领域,这无可厚非。但地球演化史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时期,超出今天很多倍,碳排放的影响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深入研究与思考。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举行,全球气候政治转型要加速,就必须改变国家意志凌驾于全球利益之上、社会进步进程中“愚昧”驱逐“文明”的现状。新的气候政治格局必须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核心,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必须加大合作力度,担负起大国的担当。在完善全球碳定价机制上,要更关注发展中国家和弱势群体,使碳定价真正服务于“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摆脱贫困”,而非为利益集团牟取非法利益。对发达经济体而言,要摒弃高碳行为,按照《巴黎协定》的要求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而发展中经济体要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正确决策与行动方式。
在气变议题上,也许我们正处在生存或毁灭的临界点,人类想要有可持续的未来,全球必须共同行动起来。(作者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