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朝晖:对接就业,高校学科专业需深度调整
高校学科专业同就业市场与产业需求不匹配,是数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遇到的一大难题。近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下称《改革方案》),现有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就业需求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存在巨大差距的问题,能够就此缓解吗?
《改革方案》设定的目标是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改革方案》要求各高校要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需要。同时,各高校要将学科专业规划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相统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每年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对本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进行专题研究。
以全国普通高校当下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计算,两年内优化调整其中的20%,则平均每年需要调整6000多个。据统计,2019-2021年,全国高校每年撤销本科专业数量分别为367个、518个、804个,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按照《改革方案》要求,每年调整力度约相当于2021年的8倍。
大规模专业撤销是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常规良性举措,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过去一直在进行。2012年,教育部提出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开始鼓励高校自主调整和撤销“过剩低质错位”专业。2019年,教育部再度发文,强调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专业撤销步伐继续加大。
但要看到,仅仅靠已经使用多年的专业撤销、新增与调整措施,未必就能赶上当前就业与产业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思路。中国1895年建立现代大学后,很长时间只有学科没有专业。1950年,新中国学习苏联进行专业设置,其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按照计划安排个人未来从事某个岗位的工作,并据此安排学生所学的专业。
数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专业设置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学生在优势潜能不明的情况下就进入某个专业学习,不符合人的成长发展程序与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是变化的,进校时的计划往往跟不上毕业时的变化;加上专业划分太细,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知识覆盖面过窄,就业适应性降低,还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工具化了。因此,当今世界不少主流高校在学生入学时不设置专业,采用规范的选课制与学分制,让学生自行找到感兴趣的方向,事实上将就学与就业的选择权留给了学生自己,从而大大减少了所学专业与就业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30多年,高校专业设置如果仍沿用过去的方式,难免会造成大量资源的错配与浪费。当前就业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矛盾突出的问题,实质上属于供需之间的体制性不协调问题,仅靠增减或调整专业实际上难以得到根本解决,还会形成事实上已经出现的“需要调整的专业越调越多”的局面。规范的选课制与学分制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效能更高,更适合学生,也更适应市场发展。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是放权高校,让高校能够有空间、有条件、有自主权实行规范的学分制与选课制,至少可以先让一部分高校试行。
当然,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对于短期内已经积累起来的“所学专业难以在当下就业”的问题,有关机构应当依据毕业生们的兴趣爱好、就业意愿和实际岗位需求,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继续教育,为需要技能培训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条件。
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转变思想观念,从体制机制上入手,为每个学生成长发展提供有效的教学和培养方案,让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运行赶上就业市场的变化,中国的高等教育定能走上世界前沿,这是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必由之路。(作者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热门相关:异界之极品奶爸 我向斐少撒个娇 傅爷怀里的假千金真绝了 别吃那个鬼 遥望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