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不妨从流行文化视角看年轻人“上香”

最近,一些年轻人中流行到寺庙“上香”的情况受到了关注,并被各种解读。有关于年轻人“不上课不上进只上香”、年纪轻轻就消极逃避的担忧,也有关于“忧心年轻人上香,不如关心他们在求什么”的现实思考,为我们理解这一现象提供了更丰富的维度。不过,笔者倒是认为,讨论这一现象,不妨从流行文化的视角去看。

“上香”从传统上来讲的确是一种求神拜佛的仪式,但时至今日年轻人中流行的“上香”,其实已经和某些具体的宗教信仰没多大关联,也不是想要刻意地去表达某种虔诚的皈依。因此,这种流行的“上香”现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宗教中寻找某种信仰,其本质更接近一种表达对生活的期许和希望的“有趣形式”,是从中获得某些安慰的短暂行为或者“心理游戏”,也带有一定的社交互动和体验属性。它既不构成社会主流价值之外的选择,也不构成对现实生活的某种替代,而是一种有特殊意义的流行文化“形式”。

应该说,当下的年轻人确实在成长和步入独立生活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无论是个人的发展、感情的归属,还是社会关系的相处和经济上的期许还难以满足等,都有一些具体的困扰。这些问题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每个时代的年轻人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年轻人寻求某些“减压”的方式也是常见的,无需感到过度惊讶。从前两年算命和命理师的流行,到现在“上香”的流行,年轻人其实都是抱着迷信不可信但不妨碍用这种形式为自己寻求某种心理安慰和寄托的心态,甚至一些年轻人在生活中呈现出来的状态是越努力越上香。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形式的“流行文化”。它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有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因素,也有其自身发展演变的逻辑。但是,现世的困扰和问题只能靠现实的努力和争取来超越和解决,这是历久不变的道理,也是年轻人面对困难的必然选择。“上香”不会产生具体的作用,在提高更好地面对生活的能力或勇气上的成效也很难讲。

不过,笔者认为,“上香”在年轻人中的流行,反过来提醒我们的社会需要在“励志文化”上做得更多。在对年轻人的具体问题有深入了解认知和切实关切的同时,激发他们通过努力来争取美好未来的信心,这应是“励志文化”的精髓。“励志文化”不应该被认为是空洞的和不切实际的,被说成是对年轻人的关切缺少体察的。人们常说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烦恼,虽然具体的情况不同,但“励志文化”在今天的环境下其实更加需要。

一方面,更多地从当下的处境出发去传递对现实年轻人状况的切实分析,既正视他们的困难,社会也应该更多地帮助他们更顺畅地在生活中取得进步,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永远也不可能包办或自然而然地解决一切问题,最终个体生活的具体问题和苦恼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去解决。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的困惑和迷茫,需要有更多比算命和“上香”更具体更切实的疏导渠道,如在心理方面的支持,在生活经验与成长路径上的辅导和支持,在人生各种具体问题上更实际的知识方面的支持。这些并不是专门的知识学习,但其实是相当需要的。(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

热门相关:带着仓库到大明   嫡女谋:逆天三小姐   最强神话帝皇   极品妖孽归来   重生田园贵媛:名门暖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