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顺:后疫情时代,健康需求更强烈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新冠资源中心”将于3月10日起停止搜集和报告新冠疫情数据。这意味着,这个曾经为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新冠疫情形势提供了很大帮助的机构,以及该机构最为知名的“新冠疫情世界地图”将成为历史,该中心也将在运作了3年后关闭。

3年来,该中心向全球展示了实时的、详尽的、可视化的疫情地图数据。据媒体此前报道,这份“新冠疫情世界地图”平均每日全球点击量高达10亿次,目前全球点击已经达到千亿次的规模,这足以说明其影响力。该项目的结束预示着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争分夺秒而又惊心动魄的三年抗疫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也预示着人类将全面进入后疫情时代。

那么,三年的新冠疫情给世界和人类社会留下的最大思考是什么?笔者认为,后疫情时代人类社会应该将对健康的关注全面融入政策制定中,夯实应对风险的基础。做好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大致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体现在世界各国和人类社会对健康问题更为重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诸多全球性挑战,事实再次表明,重大传染性疾病不再只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威胁,稍有不慎就会演化为全球性威胁。重大恶性传染性疫情的防治,也不再是个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涉及到全球经济、社会以及环境学等领域的综合问题,尤其在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二是体现在人类社会对卫生健康的需求更为强烈。人口老龄化正在或者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流感、带状疱疹等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是癌症已成为第一杀手,其导致全球死亡人数占比接近1/6。此外,与老龄化问题相关的是国家之间、国家内部的不平等问题,特别是医学的进步和一些发达国家对长寿的追求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些差异。如何健康地进入老龄化以及维护老龄化人群的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难题。就我国而言,去年10月国家卫健委老龄司发布的公报显示,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亿,占总人口14.2%。

三是体现在健康产业的科研创新应更为丰富、活跃。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战胜了疫情,也只有依靠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真正避免和防治疫情。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全球创新格局正发生重大调整,应大力推进健康产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现免疫疗法、3D打印、基因治疗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推进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的加速融合,尽快形成和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新业态,不断延伸健康产业链条,迅速发展可穿戴设备、科学健身、健康营养、中医药养生保健等面向个人、家庭的新型健康产品和服务。

四是体现在传染性疾病防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完善。健全科学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既体现人类对自然规律、对社会规律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对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的深谋远虑。在疾病“防”与“治”的问题上,总一些人存有“轻预防、重治疗”的模糊认识。三年新冠疫情的实践表明,传染性病既要“治”更要“防”,一定要将预防关口前移,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筑一道坚固屏障。“防”的关键在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运用大数据,及早发现掌握疾病的源头,预测疾病的发展态势。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在国际舞台上深入阐述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举措,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随着人类跨入后疫情时代,加快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大势所趋。(作者是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干部)

热门相关:明尊   豪门24小时:吻别霸道前夫   修罗武帝   亿万老公,送上门!   南少,你老婆又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