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莼思:亚太和平与发展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一个月内接连主办三场重量级国际性会议,让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都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亚太地区总体稳定及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动荡频仍的世界体系中引人瞩目。但就跟美国在最近几场峰会上引入地缘政治对抗和制造分裂一样,域外国家加大对亚太的干涉也使这一地区成为“怀璧”之地。如何防范和抵御居心叵测者的觊觎,正引起亚洲国家越来越多关注。亚洲国家需要通过进一步强化合作来保障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过去几十年里,亚太区域之所以能保持较好的安全和发展态势,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冷战结束以来,亚洲国家自主选择了一条合作共赢的发展之路。在议程设置上,亚洲国家形成发展优先的共识。各国将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置于优先考虑位置,为本地区保持和平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经济上,亚洲国家不断调节和改善相互间关系,已经探索出包括建设自贸区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在内的一系列有利于相互依存和互利共赢的制度性安排。在安全问题上,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以及多种次区域安全合作机制并存的局面,体现了“亚洲方式”和包容开放的多边主义精神。这一具有亚洲特色的合作之路在冷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里维护了亚太和平稳定,助力这一地区取得靓丽发展成就。

随着美国将注意力转向亚太,尤其是将遏制打压中国作为其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出发点,亚太地区在实践中被证明卓有成效的合作路径面临越来越大挑战。第一,亚太区域合作的经济基础受到冲击。美国推动对华“脱钩”“断链”,结果是以非市场化操作扰乱和打断现有的产业链供应链,解构现行的经济全球化运行体系。亚太作为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因此受到伤害,地区国家对此已有切身感知。第二,亚太的区域合作机制受到阵营化小集团挤压。美国在亚太强化军事同盟体系,打造排斥和针对中国的各种小集团小圈子。冷战结束后在亚太地区形成的以东盟为中心、包容开放的区域合作机制,面临被边缘化甚至被取代的风险,亚洲国家间的团结合作面临巨大考验。第三,亚太地区的关注焦点面临发生偏移的风险。由于美国大力宣扬所谓大国竞争叙事以及强化军事同盟,亚太地区聚焦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政治环境趋于恶化。

概括而言,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形成的有利于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正在遭到破坏,亚太国家亟需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应对。笔者认为,克服这些变化及其带来的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需要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有效抵消和管理美国过度战略焦虑的投射。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美国对于维持自身霸权的战略焦虑不断上升,并在处理与亚洲国家关系及亚太事务时表现出一系列负面效应。亚洲国家需要以相互合作、多边平衡等多种方式抵消这些负面效应,甚至直接督促美国克制对于亚太和平与发展的破坏。

其次,进一步寻找安全合作的契合点和新亮点。冷战结束后,主要力量间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明显下降,国际安全关注相当程度地向经济金融、恐怖主义、生态环境、公共卫生等所谓低政治的非传统安全领域转移。但近段时间以来,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被政治化,这不仅意味着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叠加产生影响,还意味着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在向传统安全问题转化。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甚至显现出零和博弈性质,区域安全合作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鉴于此,亚太国家需要更深入地思考民之所需,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合作上排除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因素干扰,以更好地保障粮食、能源供应,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及新兴科技发展免遭阻断和破坏,强化公共卫生及环境保护,确保本地区人民继续享有安全、健康、美好的生活。

再者,继续巩固和加强本地区的区域合作机制。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合作机制不仅具有亚洲特色,而且在实践中被证明有助于维护和加强亚洲国家团结与合作,在当前域外国家试图分裂瓦解亚洲国家合作的背景下尤显珍贵。事实上,亚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也还存在进一步扩展和提升的空间。从物质层面看,亚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可以更加互补、更加紧密、更具韧性,亚洲国家在公共安全和共同安全问题上的合作可以进行更广泛和更细致的制度性安排以及能力建设。在精神层面上,亚洲国家需要将其非常有成效和有特点的合作实践,提炼为本地区共同推崇和践行的价值理念,帮助筑牢亚洲乃至亚太合作的精神根基。 

总的来说,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的动荡变革期,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也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中国作为亚太地区重要大国,有责任有义务继续积极主动参与、维护和塑造有利于自身和整个地区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在与周边国家的良性互动中达人达己,共同构建持久和平、永续发展、生态友好的亚太美好家园。(作者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热门相关:巨星小甜妻:前夫,请出局   秦吏   腹黑老公溺宠:老婆不准躲   重生之神级败家子   煌煌天道无上剑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