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西涯:分裂欧洲是美国的政治大冒险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日前在慕尼黑庆祝《南德意志报》创刊77周年的仪式上表示,欧洲不能没有俄罗斯,只有在俄罗斯的参与下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对此,欧洲国家大多装聋作哑,美国更是完全不予理睬。默克尔的警告是对当前欧洲战略处境的一个现实分析,美国正在通过日趋极端的政治化操弄试图永久性分裂欧洲。然而,需要保持清醒和警惕的并非只有欧洲,作为这一战略企图的始作俑者美国,也要准备好为自己的政治大冒险付出代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丘吉尔以意识形态划界拉下“铁幕”,它不仅在欧洲大陆划开了一道至今难以弥合的巨大伤口,还将美国拉入“冷战”的泥沼。然而美国在驱逐苏联势力之前,以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为标志,成功打击英法联合势力,加速英帝国的衰落。随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借助一手策动的民主化浪潮和全球反殖运动,肃清了欧洲在全球的霸权并全面接管了旧殖民体系的领导权,取而代之的是美国主导的新的全球商业和军事霸权体系。
苏联解体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美英试图以新的方式主导西方阵营。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大军事威慑,操控地缘政治格局,破坏战略空间平衡。在此背景下,俄欧关系的深化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欧洲实质的统一与强大,是美主导的霸权秩序所不能容忍的。苏联解体前后两德获得重新统一的历史契机,使美英如鲠在喉,此后德俄关系和德法关系的相对默契以及持续构建的合作议程,更加剧了美英的忧虑甚至惊恐。
俄乌冲突的爆发,包藏着美国的全球野心与战略祸心,它试图故技重施,将战火引入欧洲,目的之一就是要构造一个分裂的欧洲。在此意义上,默克尔致力构建的则是一个炸不毁、切不断的“北溪”政治计划,这是欧洲顶尖政治家从全球政治格局和欧洲长远发展角度解决自身生存处境问题的战略思考,是欧洲避免再次出现“苏伊士运河时刻”的前提条件。确保欧洲内部国家关系平衡,首先需要保持德俄关系的相对稳定;确保全球秩序稳定,首先需要保持俄欧关系的相对稳定以及必要的政治联合。
美国对此显然是不接受的。针对今日俄罗斯的冒险行动,都是它在试图将欧洲绑定在自己燃烧的战车上。然而,这也使美国陷入多重复杂任务的处理系统。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世界已然驶入一个过去没有过的多重复杂博弈的赛场,各方面都不得不进行各自的掂量,美英主导的规则体系出现明显的“温布尔顿化”(类似于英国人举办温布尔顿公开赛等全球性赛事,却没有英国人获得冠军)。更有甚者,形势促使一系列先于现实的、有关未来国际秩序的“形而上”层面的思考。这种对无限可能性的天马行空式的幻想,或许更是对原有霸权体系最大的精神反叛,孕育着世界持续动荡变革的动力源。
拜登上台以来,美国采取更加激进的意识形态化操作。然而当今世界早已不是17世纪的欧洲。如果柏林说,欧洲不能没有俄罗斯;美国就必须给出妥协,因为这符合欧洲利益。从局部来看,当下欧洲政治家的思考和决策或许有着一定的不确定性,甚至存在可能犯下颠覆性错误的战略风险。如果从长远大局来看,可以断言:假如继续执意如此,美国一定会走上一条不归路。
当今世界也已然不是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德国不可能永久存在美军司令部,日本也一样。“北溪”管道被炸后,德国最新民调显示,94%的德国人认为是美国在幕后操作。如果美国不能马上接受默克尔这个公开的“北溪”政治计划,继续以现在这样的方式强撑世界霸主,非要把“老欧洲”、俄罗斯和中国同时逼向“苏伊士运河时刻”,结果大概率将是美国自己成为下一个衰落的大英帝国。
近日,俄罗斯航天局宣布2024年后继续和美国保持合作关系。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现实操作,至少让欧洲和中国可以对国际形势发展的预期增加一些积极因素。美国如果现在放弃执念,对它自身将是有利的。几千年人类文明历程告诉帝国,帝国衰退不可怕,历史上已经有过多次,可怕的是帝国的溃败。就此而言,美国政治精英或许应该建立一种后撤的政治哲学,有节奏、慢慢地、体面地后撤收缩。(作者是政治学者)
热门相关:同居:朋友的女朋友 弃妃不承欢:腹黑国师别乱撩 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 隐婚99天:首席,请矜持 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