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德国拉日韩“砍价”天然气,难度不小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欧盟正计划提出一项紧急机制,防止天然气价格极端波动。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提案草案,欧盟将对欧洲天然气基准——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设置“动态价格上限”。随着冬季临近,欧洲急于处理天然气价格高企带来的愈加严峻的局面。欧盟本期望美国成为欧盟的“救星”,但美国的天然气出口价格远超俄罗斯,德法对于美国等国家以超4倍价格出口天然气的做法公开表示不满。欧盟在德法带领下,如何才能解决能源危机?

不久前,德国在布拉格非正式峰会期间向欧盟领导人提出了一项降低天然气价格的计划,即通过与能源密集型亚洲国家结成买家联盟来说服主要出口商(包括美国能源企业)降低天然气价格。根据该计划,德国将在其担任G7轮值主席国期间组建一个全球联盟。德国的想法是推动欧盟与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合作,施压美国、加拿大和挪威等主要天然气出口国,要求其降低价格。

从主要进口国家角度来看,日本和韩国确实是世界上重要的液化天然气(LNG)买家。但欧盟希望日本和韩国成为其压价美国的“砝码”,这一预期效果可能会打折扣。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亚洲国家在LNG定价方面话语权不高。在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前,天然气的进口长期存在一种“亚洲溢价”现象。也就是说,亚洲国家支付的天然气进口成本是高于欧洲国家的。与欧美不同,亚洲国家LNG贸易定价与日本进口原油加权平均价格(JCC)挂钩。由于LNG价格长期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加之亚洲地区在需求方面严重依赖进口,同时,欧洲天然气市场以管道气为主,而日本和韩国依赖LNG,总体在谈判市场上处于弱势。所以,亚洲国家在天然气价格谈判方面话语权不高,一直是“亚洲溢价”的承受者。

其次,日本和韩国由于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均倾向于选择距离较近的国家作为进口来源国,例如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当然,从美国进口的量今年也在不断攀升,和欧洲相比,日本和韩国的选择显然更多,而且没有欧洲这么急迫的需求。日本签订的长协合同比例较高,韩国虽然长协比例不高,但是中短期现货也可以满足其需求。

第三,由于美国的战略东移持续推进,其对日本和韩国的倚重在提高,期望日本和韩国能够与欧盟站在一个战壕里缺乏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从主要出口国家来看,美国的能源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欧盟向美国的施压可能收效甚微,因为即使拜登政府同意降低价格,也难以左右市场。能源公司一定会优先满足更高价格的买主。另一方面,美国的产能无法补足欧洲现有的缺口。虽然美国近年的LNG出口量增长较快,但其出口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欧盟委员会已经将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视为一项关键战略,预计到2030年,其每年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的长期需求约为500亿立方米,是2021年从美国购买LNG数量的两倍多。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22年欧洲各国对于LNG设施的建设加码,但投入使用仍需要时间。由于目前欧洲LNG进口的多元化严重不足,今冬若遇到极寒天气,预计国际天然气价格仍将大幅度上行。因此,在当前的趋势下,欧盟要求美国降价的愿望可能很难实现。

欧盟提出天然气限价、德国提出与日韩组建联盟,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降低天然气价格。降低能源费用和保证冬季天然气供应是欧盟当前的讨论重点,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内部意见并不统一。目前,德国、丹麦和荷兰等反对设置上限,他们认为设置上限会使得欧洲国家更难购买到急需的天然气,同时也担心这一举措使得消费需求反弹,人为推高发电用天然气需求。与此同时,波兰、希腊、意大利和比利时这4个国家提出了一项“动态价格走廊”的替代方案,该方案将允许部分购买高于价格上限的天然气,从而解决人们对欧洲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担忧。此外,德国前不久提出的2000亿欧元国内能源补贴计划也令欧盟内部分歧加重,部分国家无力开展同样的补贴,德国的补贴显然帮助其本国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这使得欧盟其他国家倍感压力。

在与俄罗斯的能源僵局一时无法破解的大背景下,解决欧洲能源短缺或许只能同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入手,比如供给侧的能源进口多元化和能源替代,和需求侧的有序用电。也要根据“轻重缓急”,削减一些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而如何有效控制需求则是必须考虑的紧迫问题。综合来看,欧洲眼下能做的包括短期尽可能保证LNG库存处在相对高位,打击投机;同时适当调整电力价格政策,提升发电企业发电积极性,提升电力调度能力。(作者是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

热门相关:从现代飞升以后   腹黑冷王:娘子不太乖   重生后我成了权臣的掌中娇   超萌迷糊妻:BOSS大人别这样   弃妃不承欢:腹黑国师别乱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