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德斌:中韩关系向下一个三十年进发
8月24日是中韩建交三十年纪念日。建交三十年来,中韩关系取得的成就用“奇迹”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但是,观察一下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的中韩关系,笔者又深感两国关系似乎已经进入转型期。出于共同的利益,中韩都有必要思考如何推动两国关系继续健康发展。
首先,中韩宜探索达成新的战略共识。
冷战结束之初,美西方曾对华实施封锁和打压;卢泰愚政府则推行与社会主义国家改善关系的“北方外交”。中韩当时战略需求的互补性很强,所以双方超越在朝鲜战争中形成的敌对关系,相互视对方为友好国家,建立“睦邻合作关系”。这种战略共识成为此后推动中韩关系平稳发展的政治基础,使得两国关系每隔5年上升一个台阶,至2015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回顾发现,两国外交关系有过几次滑坡,主因是战略不信任,而且主要是受第三方因素干扰引起的,它至今仍在侵蚀中韩之间的战略互信。按照中国驻韩大使邢海明的说法,中韩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制于第三方,要把发展中韩关系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韩之间本无战略利益的冲突,也无战略认知的分歧。两国宜借建交三十周年之机重温初心,探索在涉及对方意图判断等根本问题上达成新的战略共识,避免类似“萨德”事件的再次出现。
其次,中韩宜持续推进解困增利的务实政策。
一是,继续秉持实用外交,不将意识形态引入双边关系。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韩一直秉持实用主义的外交路线,超越社会制度和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别广交朋友,发展经济。这也是中韩得以建交,并在建交后关系顺畅发展的一个基础要件。应该说,最近几届韩国政府总体都坚持了这一点,但尹锡悦政府表现出对“价值观”外交的偏好,并且在对华政策上也反复强调适用这一标准。这自然引起关心中韩关系发展的有志之士的担忧。可以说,未来的中韩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韩国能否继续坚持实用主义外交。
二是,积极化解既有矛盾,不将民间争论政治化。一方面,中韩需要有效运转已有的双边合作机制和战略对话机制,共同致力于解决既有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复发生的问题,努力将引发矛盾的“问题领域”转换成增进友好的“合作领域”。另一方面,两国要建立新的危机协调和解决机制,以便更加迅速有效地应对两国间的新矛盾,及时防止小问题、小争论、小误解发酵成大麻烦。近些年来中韩之间的一类突出摩擦就是,一些历史和文化分歧或误解在部分网络力量的推动下迅速发酵。这时需要警惕的是,一些政治人士要克制利用和煽动民间情绪,避免使民间争论政治化。
三是,继续扩大利益交融,不人为推动“经济脱钩”。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有观点认为,传统意义上的中韩经济互补性逐渐减少,竞争性逐渐增多。韩国对华贸易顺差相对减少,本是中韩贸易更平衡的结果,却引起韩国社会的一些担忧。韩国近来有一种声音过度渲染“中国风险”,甚至开出“经济脱钩”“技术脱钩”等药方。这显然不是引导未来中韩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在中国致力于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中韩两国仍有扩大利益交融的巨大空间。双方应探讨如何深度对接对方的发展战略,深化产业内合作,利用互补优势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等,从而使经贸关系继续发挥双边关系稳定器的作用。
最后,中韩要推动民间形成冷静评价对方的氛围。
一是,中韩民众都要适应各自发展,学会用平常心平视对方。各种民调和研究都显示,中韩两国民众之间的认知变化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关系,而相互看不起对方是主要原因之一,这样的言论被一些媒体放大和发酵后又反过来刺激对方发表更加极端的言论。韩国公众需要避免无端歧视、贬低和歪曲中国,承认和接受中国地位提升的事实,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同样,中国民众也要尊重韩国,积极评价韩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上取得的成就。
二是,中韩民间需要通过频繁的交流消除误解,适当搁置分歧。中韩民间存在不少相互猜忌的问题,也有很多由误解引发的争论,还有一些的确难以达成共识的分歧。这些猜忌、误解和分歧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得到化解的,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的交流。
三是,中韩需要塑造更高维度的身份认同。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中韩之间民心相通的因子都是任何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放眼东亚,乃至全球,中韩两国的历史联系和文化共性是最大的。因此,中韩两国民众应努力塑造共同的身份认同,积极走出“共性越多、矛盾越大”的怪圈,使其成为推动未来中韩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润滑剂。(作者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