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二舅”被质疑,精神内耗怎么治?
《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视频近来在网络上走红,“二舅”在艰难中跋涉努力的经历不仅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也给予了人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激励,但几天后,这一故事的真实性受到了质疑。“二舅”故事的视频口碑几天内在舆论场上过山车一般的遭遇,又从反面印证了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精神内耗”困境。
“二舅”故事走红,“精神内耗”何以击中现代人的痛点。首先,这一故事引发人们的共鸣和感动不是偶然。它触动了现代人,尤其是和“二舅”生存状态有巨大反差的年轻一代的情感。一方面,年轻人当下普遍面临“精神内耗”的情绪状态,比如对未来的迷茫,对工作的焦虑等等。虽然和几十年前相比,如今的年轻人面对的挑战在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挑战和痛苦依然存在,如何处理这些具体问题,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是不可回避的课题。而“二舅”在艰难中不放弃,在困苦中不退缩,把自己平常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这不是所谓的“赞美”苦难,而是一种在困难面前的顽强和担当。这些让他成为了一个平常却让人钦佩的人物,总的来说,“二舅”的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是有意义的启发。另一方面,从“二舅”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今天中国年轻一代的父辈们曾经的艰难。年轻人常常认为自己比起前几代人更不容易,但“二舅”成为一个超越脆弱和疲沓的精神符号,“二舅”的故事中展现出来的不是消极混世的人生观,不是等待空耗的价值观,也不是悲观颓丧的世界观,而是某种不被生活压倒的更强大的力量。这些信念不是通过说教和劝谕,而是具体生动的个体生命传达出来的,因而更具有生命力和价值。
然而,几天的时间,“二舅”故事似乎出现了反转。经过反复质疑和讨论,这个故事暴露出个别细节存在真实性的疏漏,这似乎构成了对于整个故事的某种冲击。当下在充斥着各种虚幻表征的时刻,人们最看重的就是一种本真的呈现,一种更为具体的真实性。人们希望从这样的视频中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启示和力量,找到走出“精神内耗”困境的钥匙,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真实之上,惟其真实,才更有力量。只有“天然去雕饰”,才能更多地获得人们认可。
从这个角度看,“二舅”视频的疏漏引发的批评是有意义的。这要求视频的制作者在每一个细节上都要经得起反复推敲质疑,保证真切无误。当然这种要求也让我们在矫正了不确切的细节之后,认识到“二舅”的故事仍然具有的价值。有些言论认为由于这些细节的不真实,“二舅”的整个故事就都是虚假的,根本就不存在“二舅”这样的人,把问题引导到不应该像“二舅”这样努力上面。这就把对于这样一个积极的故事应当更加真实的追求,变成了人生观上消极的理由,让关于真实的有价值的讨论变成了又一场“精神内耗”式的自我否定。
对于 “二舅”故事的全面推翻,显然无助于解决当下现代人的“精神内耗”困境。我们需要更真实的“二舅”,也需要“二舅”这样人生展现出的努力与乐观给予现代人走出“精神内耗”困境的力量。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们所希望的并不是某种“精神内耗”的消极否定,而是一种面对未来的真实乐观,这也正是“二舅”故事给予我们的启发。(作者是北京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