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溪滨:称发展中国家“投机”,是傲慢的恶意

已经持续四个多月的俄乌冲突仍然没有缓解迹象,国际上有关这场冲突将走向长期化的预期越来越多。继6月底美财政部宣布对俄新一轮制裁措施后,欧盟上周也对俄罗斯祭出第七轮制裁。美欧试图以不断对乌军援、经援以及对俄严厉制裁击垮俄罗斯,但其争取国际社会加入对俄谴责和制裁的努力却遭受着“持续失败”。不仅中印等新兴市场大国,其他众多发展中国家也不理会美欧“威逼利诱”,仍把俄罗斯作为重要经贸伙伴。以至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上周二十国集团外长会后慨叹,在乌克兰问题上西方未能赢得一场“全球叙事之战”。

美欧一些精英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初曾情绪高昂,为其“离岸助推”策略和北约“满血复活”窃喜。但随着冲突延续,俄经济并未迅速遭受重创,美欧却遭受愈发严峻的高通胀甚至经济衰退风险。国际社会非但没有出现冷战结束之初那样一边倒顺从西方的情形,诸多发展中国家还从国家利益的务实角度出发保持甚至加大对俄经贸,这也让西方不少人始料未及。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俄乌冲突中的清晰立场,西方政治理想主义者将它贬低为缺乏原则,功利主义者则将其庸俗化为经济多元化格局下的两头下注。很明显,这两种观点持有者都没能够严肃审视发展中国家立场背后的意义,他们仍简单地将这些国家视为现有国际格局的被支配者甚至“投机者”。

显然,上述观念与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依附时代”被美苏操纵的传统认知有关。但如果认识到过去十年来亚非拉主要经济体的成长,主要建立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基础上、密切的经贸联系已使它们之间利益紧密捆绑,就会明白这些国家的反应并非西方政治理想主义者或功利主义者臆测的那样,而是对自身实践历程、现有实力以及国际政经格局综合评估的结果。

首先,以保护自身利益为目标。拒绝盲目附和西方,既是在俄乌冲突背景下避免自身利益直接受损的主动规避,也是对霸权行为冲击全球发展态势的自发抵制。就自身利益而言,发展中国家深知与俄经贸关系对本国的重要性;就国际格局而言,更清楚俄罗斯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它们没理由为西方政治牺牲自己。正因如此,发展中国家群体虽也遭受粮食、能源以及金融等方面普遍性问题的影响,但在当下令西方国家焦头烂额的系统性危机中相对从容、淡定。

其次,以自身实力、判断为底气。过去十年铸就的多元化格局和作为多元世界重要组成的实力,使更多发展中国家有资格和能力对西方单边行为说“不”。GDP国际排名的提升早已预示发展中国家不会再充当任人支配摆布的角色;西方话语体系影响的日衰和在比较反思中带来的思想成熟,增强了它们为稳定发展作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意愿;本国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和国际多元化格局,又使其拥有了较为充分的战略自主空间。

再次,以当下国际格局特点为基础。冷战后西方话语一直在塑造、重复美国及其盟友“万能无敌”的形象,但相对衰落中的美国无力单独主导世界的现实早已无从遮掩。在俄乌冲突中美国主要诉诸背后操控以及对外溢问题束手无策,进一步证明仅有集团化小圈子和超强军力而无发展中大国支持的美国绝非“万能”。

最后,以世界发展大势为导向。和平与发展是时代潮流和国际社会最大关切,互惠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增进国与国关系的重要抓手。在乌克兰局势引发世界动荡的情况下,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坚持以多元化发展方案替代单一路径依赖,坚持与既有经济合作伙伴保持稳定关系。这种加强内部合作、共同维护发展的意愿,不仅为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国际合作保留了空间和机遇,也有助于推动一个和平安宁、公正公平世界的构建。

在西方政治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论调流行几个月后,西方舆论开始将发展中国家坚定说“不”描述为“去西方化”,或是“全球南方(GlobalSouth)”力量持续增强,甚至上升到“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东方可以和西方平起平坐”的历史性时刻加以看待。调子逆转的背后不只包含对西方“威逼利诱”无效的反思,也有对单边制裁效果乏力甚至变成“自我制裁”的反噬效应的无奈,还蕴含着西方不得不接受的基本判断:不仅让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俄全面战略对抗不现实,甚至此时忽悠它们“帮助”美国摆脱通胀困境都有困难。

对发展的诉求和专注与对霸权的偏执和护持,从未像今天这样泾渭分明。俄乌冲突对国际关系或国际秩序的影响到底多大,目前尚存争论,但它确实已经让整个世界再次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至关重要,也让愈发注重独立自主、有实力也有能力和愿望实现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群体受到更多瞩目。它们的站位不仅对传统霸权构成牵制,也为世界迈向更加包容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打开空间、注入活力,对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具有重大意义。(作者是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热门相关:寒门状元   首辅娇娘   以和为贵国语   帝少宠妻有点甜   纣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