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升:“欧洲政治共同体”,一箭三雕?
法国负责欧洲事务的国务秘书博纳日前就乌克兰加入欧盟一事表示,“如果说乌克兰6个月或一两年后会加入欧盟,那就是在说谎”。他认为,乌克兰加入欧盟可能会花15至20年时间。博纳重申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设立的“欧洲政治共同体”,可以协助乌克兰加快与欧盟整合的速度。这也让美欧媒体对“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关注度再次升高。
从时间节点看,身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总统的马克龙选择在5月9日“欧洲日”提出“欧洲政治共同体”概念,可以说是经过特殊考虑的。而且在同一天与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会晤中,马克龙重申了该提议。那么,由马克龙提出、朔尔茨认可这个“欧洲政治共同体”,到底出于何种考虑呢?
首先,法德此举若就短期而言,主要是为了安抚乌克兰方面急切加入欧盟之心。俄乌冲突从爆发至今已有三个月,如今战事虽主要局限在乌东地区,但依然胶着。至于何时双方才能罢兵,法德其实心里也没底。但无论如何,作为欧美阵营在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法德除了继续给乌克兰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之外,也需要在精神上给乌克兰以抚慰。
若从中期而言,“欧洲政治共同体”的提议,实际上是法德针对欧盟及其成员国部分领导人在乌克兰入欧表态上操之过急的“及时校准”。俄乌冲突爆发后,为了给乌克兰打气,无论是欧盟多个决策机构的领导人,还是欧盟部分成员国的首脑,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欢迎乃至热烈欢迎乌克兰加入欧盟。例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4月上旬访问基辅时告诉乌总统泽连斯基,在通常情况下,欧盟理事会接受入盟申请需要数年时间,但乌克兰在一两周内就可做到。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与冯德莱恩持同样的观点。但马克龙十分清楚,乌克兰根本不可能“闪电入盟”,所以,只得借机 “轻点刹车”。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乌克兰“入盟”一事将不好收场。
其次,“欧洲政治共同体”提议若从长期看,则是“法德轴心”确保欧盟在构架上行稳致远的纠偏之举。众所周知,“欧洲联盟”是一个扩展太快、被催生的“早熟”主权国家联合体。从最初的荷比卢等组成的“煤钢联营”到“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后来的“欧洲联盟”,成员国数量也从最初的3个逐渐增加,一直到欧盟28国,现在又降回至27国。正是基于欧洲人所谓的“共同价值观”,诸多欧洲中小国最终才决定走向联合之路。但欧盟的最初设计者忽视了在共同价值观之外,还有一个影响联合体良好运转的关键变量,即成员国之间的“异质度”。
其实,若非当时美苏两霸威胁、地缘情势所逼,欧洲联盟本应从欧洲的“亚联盟”层面起步,到“区域联盟”,再到“欧洲联盟”,分三步走,而非在实际操作上的一步到位。待欧洲的各个亚联盟运转些年头、发展成熟了,各个亚联盟之间的异质度降低了,再陆续将比较均质的几个亚联盟加以合并,如建立“西北欧区域联盟”和“东南欧区域联盟”等,最终走向涵盖绝大部分欧洲疆土的“欧洲联盟”。
第三,马克龙提议直接将乌克兰、英国等不在欧盟的几个国家纳入进来,“欧洲政治共同体”跟欧盟会是何种关系?笔者认为,一方面在构架上,无非是在欧盟原有的多层面上再添加一个层面而已。欧洲的现有构架可分为八大层面:欧洲联盟、欧盟在谈判国、欧盟候选国、欧洲经济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委员会、欧元区和申根国。若“欧洲政治共同体”得以设立,则将成为欧洲构架的第九大层面。欧盟如今构架的复杂程度,甚至到了连不少欧洲人都不易识别的地步。在这种背景下再新添一个层面,自然也就无甚大碍了。
另一方面在“功效”上,“欧洲政治共同体”能起到“统一战线”的作用,尽可能多地将欧盟之外的欧洲国家团结起来:如乌克兰这样尚未成为欧盟候选国的国家,以及已被列为候选国的国家,还有英国这样曾经是欧盟成员国后来“脱欧”的国家。其中五个候选国已等待多年,仍未成为正式成员,有的已启动入盟谈判,有的至今仍没有正式启动。
当然,如果成立“欧洲政治共同体”,这是欧洲迈上战略自主的方向,肯定会影响欧美关系,但影响并不显著,美国不会出手干预。按照马克龙的想法,所谓的欧洲“民主国家”可以在“欧洲政治共同体”这一共同体框架内,寻找“政治合作的新空间”,合作内容可涉及安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行动自由等。欧洲人及其盟友美国人之间总体利益和方向是一致的,更不会为非核心利益而大动干戈。再者说,欧洲人希望实现欧洲战略自主,早已是欧美互摊在桌上的牌,算不得什么秘密。究其本质,欧洲人的总体实力至少目前尚难以真正实现战略自主。
总之,拟议中的“欧洲政治共同体”对欧盟而言,是一箭三雕之策。不过,目前乌克兰方面对法国这一提议明确表示拒绝,而欧洲主要国家中也仅有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等个别领导人表示完全赞同,其他则反应寥寥。接下来,法国很可能会借着欧盟平台,向各国进一步推介这一方案,以便获得更多国家支持。(作者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