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我在冬奥闭环内的第一天
冬奥会闭环开启的第一天上午,《环球时报》记者带着激动和兴奋的心情从住处打车来到闭环酒店。在进入闭环的前一天,记者按照通知已与酒店人员取得联系,提前告知抵达酒店的时间。在出示北京健康宝、96小时内两次核酸阴性证明及个人身份证件后,才被允许进入酒店办理入住,这也意味着《环球时报》记者正式进入2022北京冬奥会闭环管理。北京冬奥会的闭环管理有什么神秘之处?
在酒店大堂,正在工作的防疫机器人边行进边向周围喷洒消毒喷雾,酒店内的相关人员也均佩戴口罩。大堂旁边就是核酸检测区域,居住在闭环酒店内的记者需要每天在出门前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否则将无法开展当天的采访活动。
在放下行李简单整理后,记者便搭上前往主媒体中心(MMC)的班车。几乎所有住在闭环酒店的各国媒体人员,都需要先通过班车前往主媒体中心,然后转乘其他班车前往比赛场馆。《环球时报》记者所在的酒店住了不少外国记者,班车上的他们看起来很是兴奋,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当天的采访计划。
主媒体中心作为北京冬奥的“媒体大本营”,内部充满各种冰雪和奥运元素。主新闻中心一进门就能看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巨幅海报,内部的墙壁上有着大型雪花装饰物,此外还有悬挂于各处的北京冬奥横幅,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北京冬奥的气氛。另外,在主新闻中心的工作间区域还能看到以各种语言写成的欢迎板,不时有外国记者上前留下自己的感受,或写下对北京冬奥的祝福。
《环球时报》记者抵达时,公共工作间已有不少外国记者展开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当天正是大年初二,主新闻中心内有着浓浓年味:各国媒体租用的办公间门口贴着春联或福字,记者印象最深的是日本时事通讯社,门上不仅有春联,甚至还有彩灯、中国结和小老虎玩偶。
转眼到了吃午饭时间。在餐厅里,《环球时报》记者看到中西各式菜品一应俱全,之前在网络上走红的全自动饭菜机器人更是吸引了许多媒体同行的目光。机器人工作时旁边围满了外国记者,他们跟踪拍摄机器人制作和上菜的全过程,从餐盘上取下菜品的一幕更是全场焦点。
上到二楼,发现视野极佳,可以看到奥运园区内的不少建筑和风景,有不少媒体同行在此休息观景。二楼区域人气最旺的当属冬奥特许商店,虽然有人数限制(20人),但并不能阻挡人们对“冰墩墩”和“雪容融”这两个小家伙的喜爱,毕竟此前有捷克运动员在收到“冰墩墩”玩偶时激动得“差点哭出来”。
当天下午,《环球时报》记者转场前往首都体育馆观看双人滑训练,当晚又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观看了中国代表团的冬奥首战——冰壶混双的一场比赛,最终中国队战胜瑞士队取得开门红。在记者抵达赛场时,已有不少媒体同行来到场馆。记者注意到,场馆内部消毒液随处可见,而且使用率很高,无论中外记者,在经过手部消毒液附近时,都会主动进行消毒。防疫措施并没有让现场气氛变得冷淡,在现场间隔就坐的观众几乎坐满一个看台,在介绍其他代表团运动员时,现场观众同样为他们送上热烈掌声。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同时进行的还有捷克对阵挪威的比赛,《环球时报》记者身边就坐着一名捷克记者,他携带了语音直播设备,比赛进行期间一直在激情解说,情绪和语调随着赛况不断变化。当捷克队最终反超对手取胜时,这名捷克老哥的情绪也达到最高点。他对待冬奥报道工作的激情也触动了身边的不少媒体同行,相信他对北京冬奥的激情也会随着他的报道扩散,传递到每个关心北京冬奥、热爱冰雪赛事的观众心中。(环球时报记者 张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