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刚:从“绿色航线”看中巴合作新故事
中国与巴西在新时代的故事是由一艘巨大货轮引出的。它从巴西阳光普照的海岸出发,穿越16,940公里,到达了中国繁忙的天津港。
1973年7月的那个星期六,是中巴首次开通铁矿石贸易。它标志着全球贸易中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合作共赢与优势互补的新篇章,并且塑造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享誉世界,是过去几十年全球发展的重大变化之一,而巴西铁矿石则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动力燃料”。
我仍然记得大约10年前在巴西的一次采访。“我们甚至在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前就已经到了中国,”淡水河谷前铁矿石和战略执行副总裁何塞·卡洛斯·马丁斯说。在我们交谈时,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40年来,我们已经向中国运送了11亿吨铁矿石,足以建造96,000座埃菲尔铁塔或17,000个鸟巢体育场。尽管两国相距遥远,但淡水河谷正在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将巴西的一部分运到中国,并利用巴西的一部分来建设中国。”这种“血肉相连”是互惠互利的,不仅为淡水河谷和巴西创造了巨大的利润,也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如今,淡水河谷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自2006年以来,中国一直是该公司最大的市场。自2014年以来,淡水河谷50%以上的铁矿石产品都售往中国。2023年,当公司庆祝与中国合作50周年时,它对中国的铁矿石累计出口量突破了30亿吨大关。数字说明问题:仅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就进口了3.1亿吨铁矿石,其中自巴西进口6900万吨,同比增长19%。
这不仅仅是又一个贸易故事,而且是一个关于两个被浩瀚海洋隔开的国家,如何通过互补而将他们的经济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故事。随着两国都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这一长达数十年的合作关系,也在进入一个更加引人入胜的新高潮。
10月29日,40万吨级矿砂船“SOHAR MAX”轮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顺利完工开航。5个折叠式船用转子帆使这艘“帆船”显得十分奇特。古老的航海传统与尖端创新相遇,“SOHAR MAX”看起来就像是从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小说中驶出的。
这些旋筒风帆可以将船舶的效率提高多达 6%,并可以减少3000吨的碳排放量。新技术的运用是朝着全球贸易更可持续的未来迈出的重要一步。“SOHAR MAX”的转变还表明,中国与巴西的铁矿石贸易已经从简单的商业活动,向海事绿色创新迈进。
国际航运一直以来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中国和巴西的合作推进航线绿色化,为穿越了半个世纪的海洋上留下更轻快的足迹。它提醒我们,一些最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往往是在最需要、也最难推进的领域深化的。从1973年的第一批货物到今天的货轮风力发电,中巴关系正是在一次次创新的进程中解决问题、不断发展的。我们将迎来下一段更长的旅程。(作者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