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岁月未蹉跎》:展现著名作家与贵州的命运交织
进入立秋,历经一年多拍摄的纪录片《岁月未蹉跎》在黔南完成最后一个镜头。8 月 7 日,《岁月未蹉跎》剧组在惠水叶辛好花红书院举行杀青仪式,这意味着这部反映文学名家与第二故土情感生活的纪录片即将与观众见面。
《岁月未蹉跎》海报。
关于叶辛
叶辛于1969年从上海市到贵州省修文县砂锅寨插队落户,19岁的他从此与贵州这片土地“同呼吸共命运”。在砂锅寨那个安静的村子,叶辛完成了《高高的苗岭》和《蹉跎岁月》两部小说的写作。之后他又加入湘黔铁路建设大军,到黄平修建铁路两年再到砂锅寨。教书、劳动和写作,催生了叶辛的作家梦。后来他作为文学人才被安排到贵州省文联《山花》杂志社工作,并担任主编多年。从知青到作家,叶辛不是第一个,但他用自己的真诚和勤奋,为文学人生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岁月未蹉跎》杀青 。
1969年,上海到贵州插队落户的知青达1万多人,这些知青分布在贵州很多县份的农村,安顺地区修文县的砂锅寨,就是其中的一个知青点,叶辛就是这个知青点的成员之一。砂锅寨的上海知青有6人,起初大家经常相聚在一起,渐渐一个又一个离开了砂锅寨,有的去当兵,有的被招进工厂,有的回上海,连叶辛的恋人、后来的妻子王淑君,也进了安顺的猫跳河电站工作,叶辛成为最后的“留守知青”。
知青年代的叶辛(右一)。受访者供图
在孤独的日子里,叶辛写出了儿童文学《高高的苗岭》,然后这部小说被著名导演谢飞改编成电影《火娃》。这是叶辛走上文学之路的起点。继《高高的苗岭》之后,叶辛在上海的《收获》杂志推出长篇小说《蹉跎岁月》。1984年《蹉跎岁月》被改编拍成同名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万人空巷的收视盛象一时无两,叶辛成为一个文学青年奋发向上的符号,许多记者、知青和文学青年涌向砂锅寨。
叶辛(右一)在贵州工作期间。受访者供图
叶辛说,插队的日子里,他每天晚上都在写作,乡亲们说他是个书呆子,只要有一点时间就写写写,好在自己还写出了一点名堂。在贵州,不管是在条件艰苦的乡村和工地,还是在城市里的街巷和楼房,叶辛始终以饱满的激情行走在文学世界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家教》《三年五载》等小说,让他跻身中国著名作家阵列。
至今,叶辛已创作出版170多部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散文随笔集。其中《蹉跎岁月》换过封面重印的就有24版,被评为新中国70年70部典藏;《孽债》再版17次;长篇小说三部曲《巨澜》40年来推出了6个版本,被评为百年百部红旗谱之一。丰富的作品,构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学景观。
叶辛(左二)和妻子王淑君(左一)、儿子叶田(右二)在土地庙前。
虽然已不在贵州工作生活,但叶辛的视线从没离开过贵州,每年他都要回到这片让他魂牵梦绕的土地走走看看,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篇章,如贵州题材的散文集《云山万里满眼春》《打开贵州这本书》《爱上荔波》等,有贵州元素的小说《古今海龙屯》《五姐妹》《缠溪之恋》等。他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高端平台发表《西江华彩录》《金彩妥乐村》等反映贵州发展变化的纪实散文,字里行间,浸透出一个与贵州有着深度命运交织的作家的心怀和挚爱。
叶辛的朋友既有退休职工、教师、音乐人,也有工人、农民、自由职业者,因此每次叶辛回到贵州,他都会成为朋友们的热谈话题。叶辛说,特殊年代的岁月是蹉跎唏嘘的,而改革开放后的岁月并未蹉跎。他说,于他而言,贵州永远是他的文学福地。
关于叶田
叶田是上海电影集团的导演,拍过不少电影作品。小时候他曾在贵阳的南明河嬉水,在贵阳的观水路奔跑,贵阳这座城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作家叶辛的儿子,他后来也跟着父母到了上海。出于对贵州的特殊感情,近些年他将镜头对准贵州,用电影语言表达对贵州的情义。他的团队先后在贵州龙里、安顺、盘州等多地拍摄电影,故事片《地下27天》《破案之致命追凶》,纪录片《酱酒天下》《脸子》等,是他向贵州致礼的影像作品。
叶田在惠水叶辛好花红书院。
此次执导《岁月未蹉跎》,用镜头语言记录父亲的贵州足迹,缘于叶田对父母一辈青春岁月的珍视和缅怀。他拟将《岁月未蹉跎》拍成电影版和电视版两个版本。该片2020年开始筹备,2023年在惠水开机。之后,叶田率领剧组奔赴父母年轻时曾劳动、工作、走访过的县(市区)拍摄镜头,足迹遍及9个市州。
叶辛和王淑君在贵州插队落户10年后结婚,生下了他们的儿子叶田。叶田10岁时,叶辛一家回到了上海。在叶田的记忆中,虽然对贵阳这座城市没有很深的认知,但街巷、河流、校园给他带来的欢乐,影响了他的情感选择。“对于父母插队落户的往事,以及20世纪80年代父母在贵阳工作的经历,对我来说其实是朦朦胧胧、似懂非懂的。这次拍摄《岁月未蹉跎》,让我对父母的人生经历有了一次深入的了解。”
叶田在雷山县拍摄《岁月未蹉跎》外景。
听说儿子要拍一部反映父母的纪录片,王淑君起初是很排斥的。用王淑君的话来说,一走到插队待过的地方,就想起曾经的苦日子,心里就很难受。很多年以前,她就“选择性遗忘”这段人生经历,没必要也不想回忆那时候的事情。叶田苦口婆心:“现在是‘有必要’的时候了,因为我的纪录片需要,不但要你们回忆这段经历,我们还要去贵州很多地方走一走。”
最终王淑君答应了儿子的恳求。让叶田感到意外的是,当父母走进黄平县谷陇镇岩英村,看到当年修建铁路住过的地方时,整个人的状态都变了。“爸爸指着一块空旷的玉米地,煞有介事地一个位置一个位置指给我看,说这是当年搭建工棚的位置,他住的是从右边数过来的第三个……”眼前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在叶田的脑海里变成了1970年代热火朝天的铁路建设工地。叶田发现母亲看见路边的一口水井后,立马跑过去洗漱一番,那样子仿佛像回到了年轻在这里的生活情景。两个老人在岩英村边走边说,如同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友。那一刻,叶田发现镜头里多了一份人性光辉的“滋养”。
叶田(左)与拍摄团队交流。
在湘黔铁路建设工地劳动两年,叶辛和王淑君最后确定了恋爱关系。因此,作为湘黔铁路建设的其中一段,岩英村对于叶辛和王淑君而言,意义非同寻常。当年在岩英村,参与铁路建设的知青就有1万多人。铺好路基后,叶辛和王淑君就被调回到了修文。“父母毕竟是砂锅寨的农民,干农活才是他们的本行。”叶田从父亲的身上悟出一个“真理”:岁月其实并未蹉跎,只是每个人观看人生风景的角度不同罢了。
关于电影
砂锅寨是叶辛文学梦想的起点,那时从贵阳到砂锅寨要走大半天,而今天开车单程不到一个小时。在砂锅寨拍摄时,叶田看见寨子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两三层的楼房,20世纪70年代的旧模样早已消失。乡亲们为了纪念叶辛,保留了当年叶辛住过的那栋不足10平方米的土地庙,并在土地庙前的广场上竖起了一块知青纪念碑。“那一刻,我为砂锅寨的乡亲们对父亲的深厚情谊而感动。”
回忆当年参与修建湘黔铁路的情景,叶辛与妻子思绪飞扬。
摄制组每到一处,叶田都能了解到父亲的一些故事,而且许多故事他都是第一次听到。在叶田看来,拍摄电影的过程,就是一次再认识父亲的过程,更是再认识贵州的过程。“父亲今年75岁了,回看他的一生,正如纪录片《岁月未蹉跎》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他留下了自己的痕迹,没有辜负曾经的热血青春。”叶田说,这是人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父亲献给土地、献给贵州的一抹亮色。
叶辛与妻子在当年参与修建湘黔铁路的黄平县行走。
有人问叶田:“你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为父亲母亲拍了一部纪录片,又没什么经济收益,甚至可能没人愿意看,你觉得值得吗?”叶田回答:“这是我从业以来最有意义的一次拍摄。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父母拍一部纪录片。”这个人又问他:“你是一个导演,当然有条件拍纪录片,我们普通人就没办法做这样的事了。”叶田说:“找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拿出你的手机,把它夹在三脚架上,请父母坐在你的镜头前,倒上一杯茶水,让他们回忆自己一生的故事,这就是纪录片……”
剧组在黄平县拍摄。
40年前叶辛那代人从城市到农村插队的特殊经历,对于叶田这代人来说已然十分遥远,但叶田在一年多的拍摄中,对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山和水,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这更加激发他对脚下土地的尊重和珍爱。因此,叶田的镜头不仅对准过去消逝岁月留下的“时光遗址”,同时也聚焦当下父亲在黔沪之间往往返返的诸多场景。像惠水叶辛好花红书院、荔波叶辛文学院、安龙叶辛文学馆等与父亲有着密切关联的新场所,也成为片中的重要“角色”,展现了叶辛晚年留给贵州的一段人文记忆。
“通过电影手段,让那段史迹在当下的视域中再现,我想观众会从其中了解贵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叶田说,纪录片以一个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命运起伏,带出一个省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迁,从而折射出国家和民族的巨变。而父亲的人生经历,则为这部片子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可以说,父亲的一生,是与贵州相知相伴的一生。55年的光阴,就是父亲与贵州之间不离不弃的情感见证。”
剧组在雷山县西江苗寨拍摄。左二为叶辛。
叶田介绍,《岁月未蹉跎》团队一边拍摄一边剪辑,如今剪辑工作已经过半,待最后合成后,一部风味独具的纪录片将会以一种清新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该片将剪辑成电影版和电视版。电影版90分钟,为院线电影;电视版6集,每集30分钟共180分钟,将在贵州卫视和网络平台推出。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视频/陆青剑根据剧组提供素材剪辑
编辑/陈江南
二审/赵相康
三审/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