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点沟通,才能少一些宣誓
近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山西运城翰林幼儿园新生入学,举行家长宣誓,宣誓内容包括“绝不给老师甩脸子,不当熊父母……”等,引发广大网友关注。9月4日,据媒体报道,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教体局表示,已经对涉事幼儿园进行通报批评,园长停职处理。
据视频显示,几十位家长右手放在胸口,神情庄重、声音洪亮、整齐划一,“绝不在群里让老师喂水、换衣服;孩子玩耍磕碰了绝不生气……”仔细看一下“誓词”,内容也不算太出格,大多指出了家长与幼儿园老师沟通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对于此事,有网友认为幼儿园要求家长宣誓是“迫不得已”,“幼儿园也是一片苦心啊”。
幼儿园提醒家长,减少对老师的不合理要求,多一些尊重与信任,本身无可厚非。但也有很多网友对“宣誓”这一行为表示质疑,恐怕在于有些对家长的要求显得太过刻板化,忽视了情况的复杂性。比如,孩子真的受伤了,要求家长“绝不生气”。绝不给老师甩脸子,不当熊父母。抛开具体情景,忽视具体情况,恐怕很难得到家长的认同。
学校与家长沟通,前提是平等,方式要妥帖。要求家长集体宣誓,难免给人居高临下强制服从的姿态。眼看家长集体在老师面前宣誓,喊出一句句口号,这种分裂感,从根本上注定了此事的冲突性和戏剧性。学校通过其他有效方式,引导家长配合工作,也许比宣誓显得更为妥帖,避免招致舆论的巨大反弹。
教师与家长彼此平等、相互尊重,是“家校共育”的基本前提。在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就提出“幼儿园与家长建立平等互信关系,教师及时与家长分享幼儿的成长和进步,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建议”。这就需要幼儿园老师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自己和家长的关系,把家长看作是家园共育工作的伙伴,既非对立者,不用“专家”身份教育乃至要求家长,也无需视家长为“上帝”,一味地满足其需求。
家长与教师相互理解,构建有效的合作关系,这要求幼儿园打通更多便捷的家校沟通渠道,让家长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这才是明智的选择,这也是双方建立信任的契机。当家长真正成为“家校共育”的一员,教师的不容易自然更能被包容。当双方的沟通变得更为通畅,那么单向度的宣誓就显得更没必要了。
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
编辑:龙春晖责编:邹渝 审核: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