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免密支付”不能免掉安全
随着科技进步,免密支付、自动扣款已成为消费的主要手段。“免密支付”是一种现代支付手段,允许用户在购物或进行交易时,无需每次都输入密码即可快速完成支付。近年来,免密支付在移动支付领域广泛普及,支付宝、微信等常用支付工具均具有此项功能。免密支付功能减少了支付过程中的繁琐步骤,在给消费者带来便捷体验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一些平台和商家在推广免密支付时,往往采用小字提示、默认勾选等方式,导致消费者可能在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开通免密支付功能,或在操作中误触造成不必要的消费。当消费者意识到问题并试图关闭该功能时,却往往面临操作复杂、难以找到取消入口等问题。同时由于支付过程太快,点一两下就下单成功,一旦用户的支付信息泄露,有可能为网络诈骗提供便利。这其中,每一项都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需要引起有关各方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有效措施遏制“免密支付”乱象。
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不能让消费者糊里糊涂“被免密”。平台、商家在推广免密支付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风险及取消方式,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要严格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必要的时候,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免密支付问题专项整治。加强对侵权行为的监督和惩戒,构建安全高效的支付环境。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以及消协、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免密支付侵权问题的关注,健全监督治理机制,通过约谈指导、立案查处、责令整改、通报曝光等方式对相关平台、商家进行制约、惩戒,推动行业自律,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与市场秩序。有关部门应对关闭免密支付的条件和流程进行规范,指导支付软件在醒目位置设置关闭选项,无论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电商平台,有必要简化取消程序,方便用户一键取消。
普及支付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免密支付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帮助消费者做好风险防范。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警惕,加强保护意识,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并通过银行或平台挂失账号,及时修改密码,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同时,目前支持免密支付的网站可设定单笔支付限额,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能设置单笔、单日免密支付限额,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额度。
正如开通免密支付一样,消费者对于关闭免密支付同样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不能“上船容易下船难”。免密支付在提供便利的同时,用户和商家都应高度重视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账户安全,有关部门应对免密支付的条件和流程进行有效规范,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加上一把“安全锁”。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瑾(武汉市江汉区)
责编:沈素芬【责任编辑: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