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投资最大的科技基础设施传出喜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摘要: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线,加快向“强功能”跃升
近日,我国单体投资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传出好消息:注入器的甚高频电子枪段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全面掌握常温射频连续波电子枪技术的国家;加速器的两个模组测试结果均超过设计指标,为后续模组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直线加速器两端的低温工厂建成,可在2开氏度(-271.15摄氏度)温区提供12千瓦的制冷量,填补了国内长距离低温管线研制的空白。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项目概算总投资104.36亿元。它的高效建设和技术突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一个缩影。当前,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正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主线,加快向“强功能”跃升,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
强化创新策源功能:
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先行区”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的国之重器。市科委介绍,上海已建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在建4个,规划建设5个,总投资规模约350亿元,设施数量和投资金额全国领先。
根据国家规划部署,上海面向物质、生命、量子、海洋等领域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以及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材料、化工、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战略需求,布局建设了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蛋白质设施(上海)、转化医学设施(上海)、海底科学观测网、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项目、钍基熔盐堆研究设施、深远海研究设施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超导加速模组(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目前,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建设进展顺利,计划明年出光。”上海科技大学教授欧阳峥嵘说,建成后,它将成为未来十几年里全球仅有的3台高性能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之一,形成光子科学领域美国、欧洲、中国三足鼎立的格局。
这个装置射出的光具有超高亮度、超短脉冲、完全相干性三大特点,其峰值亮度比太阳光高10的17次方倍,脉冲达到飞秒量级(1秒的1000万亿分之一)。利用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X光光源,科学家可以对微观世界开展前所未有的极致探索,在能源、环境、材料、物理、化学、生命和医药等领域获取超高分辨率成像,拍摄超快过程“分子电影”并进行动态结构解析。
在这个装置中,还将建设全球首个以百拍瓦(1拍瓦=1000万亿瓦)超强超短激光为核心的实验站。借助百拍瓦超强超短激光和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它能创造极端物理条件,并提供超强探测能力,让科学家有望取得重大发现,破解“真空中物质如何从量子潮汐中由虚变实”等前沿科学之谜。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低温系统(来源:上海科技大学)
科技创新策源不仅需要硬件方面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需要日益优化的基础研究组织实施机制。市科委负责人介绍,上海正在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在前沿基础科学领域,对一些项目团队实施长期稳定支持和长周期评价。目前,上海尚思自然科学研究院已启动运行,这个新型科研机构采用以“选题”为基础的“选人”机制,实施“尚思学者”系列计划,支持科学家潜心专注地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培育新质生产力:
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布局未来产业
如何让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近年来,上海聚焦三大先导产业,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集成电路领域,相关部门全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平台建设等重大任务,取得重要成果;同时优化政策供给,以市场应用带动产业迭代创新发展,不断优化产业创新生态。在生物医药领域,上海正在实施基因与细胞治疗、计算生物学等专项行动,推进底层和关键技术攻关,并组建了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今年1—10月,已有5款1类创新药、9个Ⅲ类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在人工智能领域,上海进行全栈布局。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在徐汇区建成,全市已有多款大模型通过备案,金融、交通、消费等领域一批垂直大模型找到了应用场景。
无问芯穹是一家落户“模速空间”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企业,由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科研团队创办,为大模型训练提供算力解决方案。本月,这家企业与上海国投公司签署了投资意向合作协议。“感谢上海一直在培育开放活跃的大模型生态,在徐汇滨江打造了一个集算力支持、政策激励、优质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夏立雪说,“此次与上海国投牵手,将让公司加速发展,与AI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成长。”
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
谈及产业科技创新的未来,市科委负责人表示,将实施好新一轮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着力强化集成电路产业链,全链条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积极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对于未来产业,将保持战略敏捷,聚焦生物制造、量子计算、未来能源等战略前沿领域,加强颠覆性技术多路径探索和比选寻优,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统筹优化全市未来产业空间布局,完善未来产业政策“工具箱”。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米”
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速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动力须持续增强。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实施6项行动、18项任务,力争到2027年,在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标志性转化成果,形成体系化实施、场景化驱动、要素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生态。
“我们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职务科技成果‘全部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等试点,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米’。”市科委负责人说。
所谓“全部赋权”,是在明确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权益的前提下,允许单位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部分赋予成果完成人,再以技术转让的方式,将留存的所有权份额让渡给成果完成人。科研人员获得全部所有权后,可自主转化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则是充分赋予单位科技成果管理自主权,鼓励其探索建立区别一般国有资产的科技成果资产管理制度,实现从“行政控制资产”向“市场配置资源”的转变。
在这个需要深化改革、放权松绑的领域,上海已在全国率先启动改革,今年1—8月,完成或进展中的赋权成果有98项,转化金额达8.7亿元,推动科研人员自主创业或合规整改的公司有50家。近日,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李清都创办的卓益得公司完成1亿元融资,就得益于“全部赋权”改革。这家企业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小贝”有应用于家庭和企业的巨大潜力,但一些投资人因为公司的部分知识产权由学校和科研团队共享,担心产权不清晰,不敢投资。今年7月,上理工将职务发明专利和专有技术全部赋权给李清都团队后,时隔两个月,卓益得就完成了A轮融资。“获得1亿元投资后,我们将赋予‘小贝’与人交互、日常运动、工厂装配等技能,让它早日投入商用。”对于公司发展前景,李清都充满了期待。
为了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相关部门还将落实近日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升高质量孵化器的带动作用,支持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围绕重点产业和新兴领域开展“超前孵化”,深化大学科技园改革,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支撑,力争打造出千亿级产值规模的“科创核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