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的沙与树
王永武
沙是地球之皮屑,犹如长在人体皮肤的银屑病症,需要人类长期与之抗争,对症下药治疗才能康复。树是大地之伞,遮风挡沙避雨,是土地沙化的克星,治愈风沙的良药。
在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来临之即,我应邀参加“两河明珠,向绿而行”聊城市防沙治沙采风活动,通过深入黄河故道沙地林场、村镇进行为期三天的采访,深切感悟到水、沙与树紧密相连的关系,感知和探寻聊城人民如何变劣势为优势,科学调和沙和树的关系,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种植林草改善生态环境,利用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家致富的密码。
走进被誉为“两河明珠”和“江北水城”的聊城,站在具有“水城之眼”之称的摩天轮大厦最高处,我俯瞰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其面积为6.2平方公里,面积是大明湖的5倍,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可与西湖媲美。尤其特殊的是湖中环抱独一无二的中华水上古城,光岳楼、山陕会馆、海源阁等历史遗迹尽收眼底,洋溢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水乡风光的气息,领略到“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风貌。
可是谁会想到,这座生态之城竟和风沙紧密相连,曾拥有高达54.74万公顷沙化土地,占山东省沙化土地的81.09%。
沙,曾是聊城的痼疾。聊城境内的沙土主要来自黄河沉沙。古书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历史上黄河曾在聊城6次改道,淤积、沉淀了大量泥沙,形成了岗、坡、洼相间的沙化土地,植被稀少,风沙侵蚀,漏水漏肥,水土流失严重,生存环境极差。“关上门、闭上窗,不误晚上喝泥汤”“一天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聊城不仅有黄河故道风沙带来的旧疤,还有当今黄河带来的新沙。聊城担负着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引黄留沙。将黄河水引入沉沙池进行沉积,再将澄清的黄河水引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洁净水,真正做到将泥沙留给自己,将清水奉献他人。说是沉沙池,实际上是沉沙河。我们到沉沙池实地进行采访,看到一个沉沙池子宽达上百米,长达数十公里。聊城境内曾有8个较大的沉沙池,总面积达3.5万亩。
我们来到位于5号池和6号池之间太平新村,了解到分别在1980年和2010年,因建设沉沙池,这个村子曾两次搬迁。据当地村民介绍,第一次搬迁是搬到了一公里远的地方,一住就是30年。第二次搬迁是回迁,是在原来村址积沙厚度达十四、五米的沙土地之上重建的。
树,是聊城的富根。俗语说,要想富,先修路。而在聊城沙区,要想活,先种树。由于风沙严重,粮食作物种植是个大难题,“一场风沙,麦苗白瞎”常常令当地农民欲哭无泪。
面对风沙的挑战,聊城人并没有退缩。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一场关于防沙治沙的探索开始了。
为治理沙荒,聊城在沙区建立了冠县毛白杨林场、莘县马西林场、高唐县旧城林场等3个国有林场,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在整治过程中,先要将沙丘平整,还要将沙层下面的土翻上来,才能栽树,引入水源,树才能成活。种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在寸草不生的沙土地上种树更加不易。高唐旧城林场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开深沟、沟内挖大穴”的整地方法,解决了“多年植树不见树”的难题,并推广至周边整个沙区,带动周边村镇沙地治理,引入林业专业户共同治理沙荒,形成“3331127”治沙模式,即每位承包户划定沙地30亩,承包期30年,在地边上盖起3间房居住,为每户打一眼机井用来灌溉树苗和庄稼,成材树收益由镇、村、户按1:2:7分成,以此吸引周边县市和从东北地区回迁山东定居的村民参与治沙。这个林场历经几十年的接续治沙绿化,荒漠被成功改造成绿洲,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
在聊城看防风治沙,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因地制宜。为了提升沙区农田防护林建设,聊城在风沙危害较轻的地区推广“宽林带、大网格”模式,在风沙危害较重的地区推广“窄林带、小网格”模式,全市累计新建和完善沙区农田林网化面积40多万亩,路肩植绿种草全覆盖1000多公里。
光让土地绿起来还不行,还要让当地农民富起来,只有把叶子变成“票子”,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才能真正调动起植树的积极性。在冠县东古城镇田马园村,今年已经86岁的田银生老汉,深情讲述了村里从最初泡桐到杨树治沙,再到种植苹果树、梨树增值,然后靠广泛种植樱桃,到现在用科技手段用大棚种植换季樱桃致富的全过程。通过变换经济树种,年产优质果品 6500 吨,创汇220 万元,人均纯收入高达4万元以上。他还用自编的山东快书的形式演唱了田马园村的新旧变迁和现在新农村的幸福生活。
树生长起来了,就能保障粮食丰产。聊城人民在实践中深谙树、沙和农业生产是1和0的关系,没有树这个1,一切都是零。可仅仅有了树还远远不够。要想生活更加富足,还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聊城林区充分利用林下空隙地的空间优势,以及大量树叶及林地饲草的资源优势,探索“林-菌”“林-菌-禽”“林-菌-虫”“林-菌-虫-禽”等多种林下种养经济发展新模式,进行林下培育灵芝,推广林禽、林菌、林药等发展。
在曾两次搬迁的太平新村,我们见到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周润秋,这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女硕士研究生,身着一身运动休闲服装,显得洒脱干练、英姿飒爽。她是在聊城市委、市政府“归雁兴聊”人才引进号召下,回村当上“领头雁”的。归乡后,她不仅科学规划村庄布局,而且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结合太平新村“三面环林、四面环水”的环境特点,围绕植树造林、防沙固沙和文化旅游做好配套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村里1500亩杨树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展地下养金蝉、地表种耐阴蔬菜、地上种菌菇,实现“三位一体化”种植模式,还聘请专家指导种植了羊肚菌、大球盖菇和灵芝等高收入作物,达到年亩产6万左右,促进致富带头人半年收益即达到了15万元。目前针对村庄生产的林下农作物,太平新村预备打造推出本土的村级品牌,把羊肚菌、灵芝等作物送到千家万户,为此,她注册了“村主任润秋”账号,亲自参与直播带货,成为拥有11万粉丝的“网红村主任”。她们还结合自然风光,打造观赏性更强的森林景观,投资了50万元用于打造林下露营基地,通过承接企业团建、研学游、亲子游等近郊旅游项目,仅此一项年产值就达到500万元。
通过三天采风,我了解到聊城人民为防风治沙、保水增绿做出的巨大贡献,领略了当地治沙人在植树造林中感天动地的先进事迹,领略到他们利用树木森林创造财富的大智慧。在我眼里,他们就像一棵棵高大挺拔的白杨,耸立于天地之间,为他人遮风挡沙避雨,固碳释氧,营造和守护着一方风清、水净、天蓝、地绿的生态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