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保障体系 助推“活态”传承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编制保障体系 助推“活态”传承

——湖南常德市委编办多措并举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为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湖南省常德市委编办积极融入文旅产业融合新格局,主动服务地区文化事业,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高位推动健体制,统筹资源强保障、突出特色优服务,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助推全市非遗“活态”传承。

高位推动,健全管理体制。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职能,健全管理体制。

调整职能建体系。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在市县文旅部门加挂文物局牌子,强化其统筹负责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在乡镇街道将非遗保护明确到相应的机构承担,建立健全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文物和非遗保护职能体制。

优化机构调布局。在市文旅广体局内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科,下设市汉剧高腔保护传承中心、市文化艺术研究所等机构,专项负责汉剧高腔保护传承工作以及非遗等文化艺术的研究工作。在澧县、临澧、津市等5个区县市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艺术研究所,因地制宜设置鼎城花鼓戏保护中心、澧县荆河剧院等地方特色非遗机构,逐步构建了专业化、特色化、多元化的机构体系。

出台意见建机制。建立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非遗专家咨询小组,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曲艺类、戏剧类、文学类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若干发展措施,从制度层面予以保障,推动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工作合力。

统筹资源,强化编制保障。持续优化机构编制管理,加强对文物保护和非遗机构的保障,采取“三个一批”办法,加大挖潜力度,构建多维度的编制保障体系。

结合改革精简一批。通过党政机构、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减机构、减编制,将收回的编制向文化领域重点倾斜。先后为市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中心、丁玲纪念馆等机构增编25名,夯实了文物非遗保护体制基础。

系统优化调剂一批。为有效破解系统内部编制人员不均的矛盾,通过支持文旅广体局系统内部调剂,连人带编划转事业编制21名,在盘活编制资源的基础上,充分保障了人才在系统内部自由流动,提升了编制使用效率。

创新方式周转一批。针对非遗保护等高层次人才工作的紧迫需求,市本级建立了300名的市直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周转池,批准文旅系统使用人才编制27名,支持文旅系统引进各类文化人才90名。鼎城、澧县等9个区县市,积极盘活编制资源,建立编制周转池,加强人才培养,近年来引进各类非遗人才84名,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突出特色,推动活态传承。立足常德汉剧高腔等一批国家非遗项目,凝共识、强基础,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厚植非遗发展土壤,带动一批非遗活态传承。

定向委培储备新生力量。2023年来,为加强常德高腔、等表演后备人才培养,支持常德市汉剧高腔中心与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联合办班,采取定向委培的形式,培养招录40名汉剧小演员,支持澧县荆河剧院培养引进24名小演员,为“常德高腔”“荆河戏”等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深入宣传凝聚社会共识。探索推进融媒体改革,不断优化日报、广电台等媒体的体制,强化了宣传平台和阵地。多年来举办文化遗产日活动、文艺“百团大赛”、非遗进校园、非遗国际交流等活动,不断夯实非遗保护意识,带动常德高腔、常德丝弦、荆河戏、花鼓戏等各类非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今年6月新华社中英文刊发的《走进常德河街 品味非遗魅力》播出以来,常德非遗在国内外影响力持续扩大。

示范建设促进文旅融合。不断完善基层文旅、文物等部门权责清单,强化非遗保护传承等职能,积极支持开展示范建设,促进文旅深度融合。2019年以来,常德市积极开展非遗工坊、非遗村镇、非遗街区示范点建设,经多年努力建成了如桃源刺绣、石门木榨油非遗工厂,常德河街非遗街区等7个省级“三非”示范点,其中常德河街非遗旅游项目入选“湖南省首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李世明 刘侃 刘思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