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山东东营黄河口:从盐碱地到世界自然遗产地
水草葱郁,芦荻摇曳,大片盐地碱蓬给湿地铺上奇幻的“红地毯”。水波荡漾间,一群群鸥鹭掠过……这是记者日前在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看到的景色。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新华社记者 冯子雄 摄
30多年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1988年我刚入站,这里还是白茫茫的盐碱地,荒草丛生、漫天黄沙。”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口管理站高级工程师张希涛说。
如今的黄河口候鸟栖息地,被称为“候鸟国际机场”。今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位列其中。
从盐碱地到世界自然遗产地,巨变背后发生了什么?
生态系统修复是关键一步。
水是“生态之基”。20世纪90年代,黄河多次断流,下游黄河三角洲因缺少淡水补给,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严重,影响湿地生态平衡。
近年来,保护区通过开展生态补水、水系连通等措施,形成“河、陆、滩、海”入海循环主干道,累计疏通水系241公里,打通黄河与湿地间的“毛细血管”。“光板地长出了盐地碱蓬、芦苇、柽柳,湿地的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张希涛说。
治理外来物种互花米草是生态修复的另一个难题。保护区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告诉记者,互花米草疯狂生长,导致本地物种盐地碱蓬、海草床消失,贝类、蟹类等底栖生物死亡。“鸟类栖息觅食地大面积减少,海岸带成了静悄悄的‘绿色沙漠’。”
对此,保护区探索多种方式综合施策。几年来,共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本土植物5.2万亩,修复湿地超过30万亩。跟踪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互花米草清除比例达99%以上,底栖生物种类增加了27%,平均生物量增长50%。
这是9月21日拍摄的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新华社记者 宋佳 摄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目前,保护区鸟类从设立初期的187种增加到373种。今年5月,世界濒危动物黑脸琵鹭首次被观测到在此繁殖,自然孵育出2只幼鸟。”周立城说。
除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近几年,保护区提升生态系统数智化监测水平,加强候鸟栖息地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
记者在保护区生态监测中心看到,大屏幕上,湿地环境、水文变化、鸟类活动等信息实时显示。生态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介绍,保护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整合接入气象、水文、土壤、海洋等监测数据,建设了“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
为了提升对旗舰物种的保护,生态监测中心还联合科研院校,运用遥感、大数据、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打造AI图像识别点位20处,跟踪掌握珍稀鸟类的分布和迁徙动态。
“通过全天候监测,我们掌握了东方白鹳在繁殖期的一些行为特征,发现它主要吃鱼,喂幼鸟也主要喂鱼。”赵亚杰说,今年3月到5月东方白鹳繁殖关键期,工作人员在湿地内分三次投放5000公斤小鱼苗。“今年的繁殖幼鸟数比去年明显增多,东方白鹳繁殖了202巢526只幼鸟。”
这是生态监测中心实时监测的东方白鹳育雏画面。(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从白茫茫的盐碱地变成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对这些年保护区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的肯定。申遗成功不是目的,而是保护的新起点。
保护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兴杰表示,保护区将科学利用“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资源,深入挖掘黄河口生态文化内涵,广泛开展科普教育、生态文明教学等活动。抓紧谋划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围绕世界自然遗产等“生态名片”融合发展,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记者宋佳、冯子雄、袁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