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创建“八度空间”服务标准促就业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今年以来,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按照省市关于加强5+2就业之家建设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加强资源统筹,以“八度空间”为目标高标准建好用好116个5+2就业之家,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
加强政策宣贯
打造“116+N”宣传阵地,确保就业创业政策触手可及。全县建设了1个县级、17个乡镇级、95个村(社区)级、1个技工学校类、2个工业园区类就业之家(含花炮商会就业之家),构建了城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和农村15公里就业服务网。在银行等N个部门单位网点摆放宣传展架或岗位查询机,发放宣传资料2.3万余份,自主查询1.4万人次。
丰富“3+1”宣传载体,推进就业之家服务品牌深入人心。 “宣传单+宣传车+宣传片+烟火秀”组合宣传。上户“家访”,为“家人”派发宣传单4万多份;开通就业之家流动宣传车,引导扫码用码1.9万余人;拍摄多部宣传片,浏览量达32万人次。依托“古城烟火之恋”烟火秀现场人多优势,大力宣传就业之家信息,解锁“逛古城、赏烟花”的“正确打开方式”。该县今年组织82场烟火秀人流量达200多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6多份、政策解读7500多人次。
全方位牵线搭桥
探索“市场运营、政府购买”合作模式扩大服务供给。由第三方机构运营县就业之家,并承担全县的业务指导工作。用好“大数据+铁脚板”就业服务新模式,摸清劳资双方需求,变 “要我参加招聘”为“我要参加招聘”。线上平台累计入驻企业560家、发布岗位3258个,意向沟通对接2.5万人次;劳动力资源摸排16万多人,开展招聘29场,招工5664人。率先在全省人社系统推行“24小时不打烊”服务模式,在非工作时间接待办事群众600多人。设立零工服务区,打造温馨港湾,提供求职、休息等多元化服务。发布快递分发、保洁、洗碗工等零工岗位200多个,帮扶灵活就业125人。
完善“线上线下、多管齐下”服务体系赋能企业发展。建立企业服务专员队伍,提供“店小二” 式服务,解决招工等问题477个。建立“家+企”微信群,实现信息“一键直达”村(社区),发布信息1676条。与东莞建立劳务协作机制,从省外引进员工409人。建立高校引才合作机制,组织51家企业前往南昌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开展供需对接活动8场,引才167人。制定“一企一策”方案,“靶向施策”做好送政策、送技术、送员工“三送”活动,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23家企业解决急需用工558人,为34家企业落实优惠政策60次。
全周期倾情帮扶
在各培训机构、各创业孵化基地设立了就业之家“分点”,探索培训、就业、创业联动机制,让培训学员吃好“技能饭”、 端稳“就业碗”、实现“创业梦”。
学技能、找工作,不出“家”门。摸排群众的培训需求与培训意向,及时推荐到培训机构参加培训。推行“点菜式”精准培训模式,定制花炮安全制作、家政服务、叉车、电子商务等20多个培训“菜单”。组织相关用工企业在培训课堂外“摆摊设点”,开展“点对点”送岗服务,实现“一对一”精准对接,将所学技能快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今年以来,组织培训3687人,培训后就业人数有2933人。
找项目、干事业,“家”人相助。建立就业之家创业项目库,收集了39个投资小、见效快、易复制的优质创业项目,涵盖“现代服务”“连锁加盟”等11个创业方向。为有创业需求的学员提供多层次、全过程的“技能+创业+项目”培训服务。为入孵学员提供开业指导、广告营销等“一站式”孵化服务并落实相关优惠政策。3家创业孵化基地开展项目对接及系列活动11场次,900多人次参与,成功孵化76人。
全链条打通堵点
万载县通过“三打通”实现“三降低”,有效破解经营主体融资、困难群体就业、园区企业稳工“三难”问题,助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通担保堵点,降低融资门槛。推行“就业之家+银行+工商协会”联合授信制,开辟创业贷款“信用担保”渠道。制定信用等级认定办法,从诚信敬业、遵纪守法、信用记录等方面对商户进行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等5个等级评分,分别给予10至50万不等的贷款授信额度。全县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4.9亿元,其中为653人发放信用担保类贷款1.17亿元。
打通政策堵点,降低就业难度。就业援助工作推行“家长”负责制,建立“出现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就业援助机制,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1185人,其中帮扶脱贫劳动力就业929人、城镇困难群众就业122人,发放补贴198.41万元;为825名脱贫人口发放一次性省内县外交通补贴27.23万元。
打通数据堵点,降低用工成本。通过“家+企”微信群提供惠企稳岗政策宣传及系列服务,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执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经办模式,通过大数据比对筛查符合条件的企业并电话告知,及时发放稳岗返还资金,做到“零材料、免进门、不见面”。为361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201.08万元,惠及5700人;为293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64.66万元,让失业人员感受“家”的温暖。(李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