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渗透在细节之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罗亮亮

匠心筑梦,向新而行。10月15日至16日,“劳模工匠助企行”暨贵州工匠职工创新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贵阳举行。有参观者赞道:“创新渗透在工作各环节的细节之中。”

15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上,20名荣获第五届贵州工匠称号的职工被授牌;劳模工匠代表与电力企业代表签署创新成果转化利用合作协议。

15日下午,在贵阳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总部基地,贵州工匠职工创新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迎来了第一批参观者。展示活动持续至16日上午,来自省国防工会、省交通运输工会、省能源化学工会、农林水利气象工会、省电力工会及贵阳市总工会的约700名职工参观了创新成果展示。

走进展厅可以看到,展示活动设“劳模工匠精神形象展”“劳模工匠成果展”“‘五小’创新成果展”等展示内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集中展示劳模工匠人才等标杆人物事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成果、职工“五小”创新活动成果,营造了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

劳模工匠创新团队带着他们的创新成果来到展厅,向驻足的参观者讲解。

“我们今天带来了四项成果,其中电力系统多用途一体化自主培训平台投入运用以来,已为公司减少400多万元的人力成本。”来自铜仁市思南县供电局的南网工匠、贵州电力工匠杨叶奎领衔的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该创新项目主要解决传统培训中大规模存在的,职工培训需脱产到固定培训场地培训所产生的人力和资金浪费。

据杨叶奎介绍,该平台将电力系统多个类型固定培训场地各种工器具整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微型的移动式培训基地,“使用该平台,基层员工可以在班组供电所自主开展培训,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引领培训工作走向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磊领衔的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在本次活动中带来了一款基于拓扑建模及图实校核的二次设备图谱可视化运维装置及系统。这套装置解决了继电保护误碰、误接线的难题。

“这套由团队自主研发的装置基于二次工程设计图纸的逆向建模技术,建立二次系统静态孪生数字模型,实现全逻辑、全回路、全链路的二次系统全景图谱可视化技术体系。可应用在二次专业定检、维护等工作场景,建模完成后会自动生成带有二维码的标准标签,现场运维人员通过终端扫码即可获取设备运维信息,实现智能变电站二次信息可视化。”王磊说,该装置已在六盘水、安顺、贵安供电局推广应用。年均用于定检工作191项,缩短停电时长421小时,减少电量损失531万元。

15日下午,走出展厅,来到报告厅,12名来自我省各行业的劳模工匠创新团队代表还对他们的创新成果进行了项目路演。精彩的展示不时赢得阵阵掌声。

有参观者表示,这些成果告诉大家,创新渗透在工作各环节的细节之中,需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虽然原理非常简单,但特别实用。”参观者贵阳供电局试验所高压电气试验员赵晓曼对一款名为“QY型高空导电回路电阻测试夹”的创新装置很感兴趣。“展出的成果中很多并不在于采用多么复杂的技术或使用多么新型的材料,更重要的是创新点,这是工匠们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发现的。这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未来日常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观察。”赵晓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