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存亡之战》:比第一部更悲壮的“存亡之战”

片名:志愿军:存亡之战

导演:陈凯歌

主演:朱一龙、辛柏青、张子枫等

类型:剧情/历史/战争

先说结论,如果你看了第一部且觉得不错,那第二部可以直接看。

对比起来,这一部是在上一部展开的背景基础下,故事更聚焦了。战争重点放在了铁原狙击战上,是比第一部松骨峰的惨烈,更显悲壮的一场存亡之战。

人数上的鲜明差距,以2.5万人打近5万人;装备上的差异,轻步兵对装甲兵,怎么看都写满了“艰难”两字,但这偏偏是一场不能退半步的战役,得打,还得打赢。于是188军三天筑起铁原的防御工事,激战12昼夜,打到一营最后无人可回,从一群人,到一些人,最后只剩一个人。

所有的战壕都是剧组花了大量时间特意还原的,在战争戏这点上陈导一点没含糊:飞机、坦克、炮弹、贴身近战,基本都有,战术讨论和设计也有所还原,让人知道我们是靠什么打赢了这场战。

这也是我喜欢电影的一点,没有一味的堆砌牺牲和悲壮,而且凯子哥,在这一部加了很多浪漫的表达。

比如朱亚文饰演的吴本正,他是军工专家,来战前回收“用户反馈”,作为专家的他却遇到了“使用说明”以外的情况,他从不信质疑,到懂得“抵近投弹”四个字背后的无言。是小战士试探地要了一颗山果子,他端着碗人手分发一个,还没发完,炮弹声已经响起,所有人快速回到战壕里。

还有李晓别在李想水壶上的那朵小花,那是多年未见的妹妹,对兄长感情的传达,之后被李想带去战场,珍而重之地夹在本子里成为干花。这朵小小的花,又成为战前,他和一营兄弟们感情的链接,人人接过轻轻一闻,那是“好日子的味道”。

以及最让我难忘的,是雨夜里,冲锋的战士们在歌声里喊出了自己的家乡名,河南焦作、湖北天门、四川宜宾……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最后忠骨埋于异国他乡。残酷的战场上,是灵动的人物和充沛的情感,是“如何打赢这场不可能之战”的答案。

就连爆炸时出现在李想眼前的那只瓢虫,也带上了凄美之感。所以相比起第一部,我个人情感上更喜欢第二部,在战争的宏大和情感的悲壮之下更有人性的细碎浪漫灵光。

非要挑个毛病的话,那就是阿瑟的角色光环,是不是稍微有点太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