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某连组织学习东北抗联精神

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某连组织学习东北抗联精神——

“我们与前辈同守一片热土”

■戴晓梦 陈玉博

李泉增(左一)与官兵进行课堂互动。王同洋摄

“冰雪、军魂,听到这两个词,你们会想到什么?”

九一八事变爆发93周年之际,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某连组织了一堂党史军史教育课,连长李泉增开门见山,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我脑海里浮现的是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我想到的是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挺立在冰峰雪谷”……台下,官兵踊跃发言。

“而我想到的是,90多年前,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英勇战斗的革命者——东北抗日联军。”大家发言结束,李泉增接过话头,“他们在白山黑水间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此时,李泉增身后的电子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一棵大树巍然耸立,树上刻着一行大字: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这是东北抗联官兵留下的战斗标语。”李泉增继续讲道,“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东北抗日联军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

其实,这堂看似寻常的党史军史课,蕴含着连队带兵人深深的考量。

今年8月底,在筹划下个月教育时,连队指导员找到了李泉增,请他给大家讲讲东北抗联的故事。时间临近9月18日,连队驻地就在东北,指导员希望通过这次教育,让官兵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感怀先烈、吾辈自强,汲取奋进力量。

没想到,李泉增也正有此意。前段时间,连队结束野外驻训返回营区,他发现个别官兵有了“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连队出现战斗作风弱化、训练成绩下滑的苗头。不久后,连队将参加上级组织的考核,官兵们急需来一次思想上的“充电蓄能”。

“东北抗联将士活动的地区,每年有几个月的冰雪期。天寒地冻,有的战士没有棉鞋,就在脚上包着马皮……环境条件如此艰苦恶劣,他们始终坚持同敌人战斗。”教育课上,李泉增围绕“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3个主题,用具体生动的英雄故事,展现东北抗联将士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杨靖宇将军在弹尽粮绝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敌人周旋战斗,最后壮烈牺牲;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被俘,饱受酷刑信仰如磐,给幼子留下一封遗书后英勇就义……听着连长的讲述,战士郭昊洋深受震撼。

此前,郭昊洋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虽然感佩于先辈的革命精神,但觉得过去的那些人那些事离自己很遥远。了解得知,不少年轻官兵也有类似想法。

一次谈心,战士陈家康提到了东北烈士纪念馆。交流过程中,李泉增发现,自己平时喜欢研读党史军史,但对东北抗联知之不多。

面向全连官兵,李泉增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官兵只知道“东北抗联”,有的能说出英雄的名字,但东北抗联做了哪些事、发挥了什么作用,很少有人说得上来。尤其在回答“如何理解东北抗联精神”的问题时,内容空泛、认识肤浅,无法联系实际。

如何让官兵真正读懂历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筹划这堂课时,李泉增和指导员达成共识:一定要把连队建设与我军发展、个人成长与民族复兴、铭记历史与发扬传统结合起来,让官兵找到自己与革命前辈的联结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领悟、赓续传承。

“前辈们的革命精神令人景仰。你们认为,在我们身上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吗?”讲完抗联英烈们的故事,李泉增紧接着提问。见台下无人回答,他没有急着给出答案,而是播放了一段连队去年在外执行任务的影像——

刚抵达任务地域时,宿营地一片荒芜,赶上连日降雨,路面泥泞不堪。全连官兵没有向困难屈服,不等不靠、攻坚克难,比原计划提前完成“安营扎寨”。而且,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大家斗酷暑、战严寒,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受到上级表扬。

郭昊洋在视频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当时,他正在搭建帐篷,尽管雨水湿透全身,但干劲丝毫未减。眼前的一幕,让郭昊洋感到惊讶:原来拼搏的样子如此有魅力!

看完视频,李泉增趁热打铁,带领官兵回顾连队这些年的奋斗历程——3年两立集体三等功、圆满完成各项演训任务、攻克多项训练难题……总结时,他充满深情地说:“东北抗联精神,如同那棵刻有战斗标语的大树,早已深深扎根在白山黑水间……”

“原来,坚定的意志信念、顽强的战斗精神、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那一刻,郭昊洋与很多战友一样,对“曾经觉得遥远的历史”有了强烈的认同感。

英雄浩气,长存白山黑水。在教育课的最后,李泉增再次向官兵提问:我们与前辈同守一片热土,大家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我们要传承前辈们的光荣传统,在强国复兴的接力中,跑好自己的这一棒。”

“守卫在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黑土地上,传承东北抗联精神、矢志奋斗强军,我们责无旁贷。”

……

官兵们或现场发言,或写成教育体会,纷纷给出回应。

课后,郭昊洋主动申请参加旅里组织的军史解说员培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红色历史感染更多的战友。

虽然这堂教育课讲完才短短几天,但后续效应已开始显现——该连官兵全身心投入训练,全力以赴备战即将到来的考核。

当事人说

我为啥坚持给官兵讲党史军史

■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某连连长 李泉增

这是我今年第7次给全连官兵上教育课。

也许有人会问:搞教育不是指导员的本职工作吗?你一个连长为何如此积极?

提起这个话题,不得不从今年初的一个周末说起。

那天,我正在宿舍里观看“四渡赤水”战例讲解视频,引起了指导员的注意。经过交流,指导员建议我围绕“四渡赤水”给官兵上一堂教育课,我欣然同意。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明确,军事主官对本单位思想政治教育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应当重视和善于抓思想政治教育。由此看来,上课搞教育,也是连长的分内事。那么,该怎样把这件分内事做好呢?

正是这次指导员的建议,让我明确了方向。我决定每个月为官兵讲一堂教育课,把重点放在党史军史上。

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我个人喜欢研读历史外,还源自内心的忧虑。此前,在短视频平台上,我看到不少街头随机采访,当被问到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很多人竟然回答不上来。当然,这类视频可能有故意夸大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现在一些年轻人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引起警惕。

历史需要铭记,历史不容遗忘。习主席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这也是我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给全连官兵讲述东北抗联精神的原因。试想,一个驻守在白山黑水的连队,与革命前辈奋斗在同一片土地上,如果官兵不知道这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武装力量”进行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斗争,算不算一种失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铭记党史军史,绝不仅仅是知道英雄的名字、了解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更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收获启迪、汲取力量、继往开来。如今,我国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有些人甚至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自然演进的“水到渠成”。殊不知,这些“幸福红利”,源于前辈们的血火青春,来自无数先烈的牺牲奉献,是一代人、几代人用自己的坚定脚步、血肉之躯,驱动国家前进的车轮,改变民族命运的走向。

听了我的想法,指导员当即表示大力支持,还建议我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适时开展战斗精神培育、苦累观教育等。这与我的想法再次不谋而合。

平日与年轻官兵交流,我发现他们对学习历史兴趣不太高,原因是他们觉得历史有距离感,难以与自身发生联系,进而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不能感同身受。

历史需要常讲常新。想用昨天的故事打动今天的战士,必须结合“网生代”官兵的特点,在价值认同、情感共鸣处用劲发力。这几年,在重要时间节点,我们连都会自发组织纪念或教育活动,为的是通过耳濡目染、润物无声,在年轻官兵心中种下红色种子,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用今天的奋斗创造明天的历史。

今后,我会把这件事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