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军:警惕谣言伤害广大医务工作者
最近医药领域反腐引起了广泛关注。反腐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举,正如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就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发布有关问答所说,反腐是“为进一步促进医药事业发展进步,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医药领域反腐是民心所向,老百姓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一些意见以及观察到的一些问题可以得到回应,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望得到进一步解决。
但是也有人利用反腐造谣生事、煽动情绪、吸引流量、建立错误导向。这是我们在反腐过程中需要警惕的。
谣言通常用疯狂的数据和夸张的描述来吸引眼球。比如“某医院介入导管室主任利用动手术、进耗材、参与医疗设备采购招标的机会,收受贿赂高达12亿元”,“常州市著名乳腺外科专家朱某某被抓,家里共查出1.5亿”。这些谣言利用了情绪的敏感点,借用真实的组合捏造的数据制造假消息蒙骗了一些人。这样的谣言性质恶劣,造谣的本质已让人深恶痛绝,而且还别有用心地抹黑甚至妖魔化整个医务工作者群体。反腐的初心是激浊扬清,我们应当警惕,莫被这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带节奏”,甚至煽动起对立情绪。
15日卫健委的相关问答强调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医药行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坚决整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构建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为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应该注意,反腐败聚焦的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首先,我们从客观实际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反腐集中聚焦的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
比如“医药领域行政管理部门以权寻租”,这是利用行政、审批、财务、人事等权力来腐败,其实普通广大医务工作者并不具备这些权力,当然也没有腐败的可能性;再比如打击药品、器械、耗材等方面的“带金销售”(“带金销售”指的是医药企业在产品定价销售时,会提前把对处方医生和医院采购相关负责人的商业贿赂计算在内)。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贿赂、寻租等行为主要集中于关键岗位人员,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其实和这毫不沾边;再比如医保基金的使用,现实中也许确实存在“灰色”操作,但是绝对的少数。在我国医保基金常态化监管下,定点医药机构要建立健全与医保基金使用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合理、规范使用医保基金,明确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工作,按要求组织开展医保基金相关政策法规培训,及时开展自查自纠,配合医保部门审核和监督检查。在这些制度之下,广大医务工作者一定程度上也隔离了风险。
其次,从感性体验角度来看,医务工作者队伍中,常怀仁心的医者大有人在。日常生活中,离我们比较近的急诊医生,几乎是24小时工作制,随时待命;过去三年的抗疫斗争,广大医护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疫情暴发初期最严重的时候,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逆行奔赴武汉,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可以说用生命实践了古老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并检点吾身,不做各种害人及恶劣行为”。
医药领域反腐败是必要的,是顺应民心、顺应时代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警惕造谣、“带节奏”的论调,心中的明镜莫被“玷污”,照见的现实里应当能看到不忘初心的正义医者。反腐是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反的是“关键少数”,反的是害群之马,扬的是正气、正义之风。(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