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桅:欧盟峰会暴露其对华政策三大脱节

欧盟峰会近日落下帷幕,重复对华“三位一体”的立场:中国既是欧盟的合作伙伴,也是欧盟的竞争者和系统性的对手。峰会发表的文件指出,尽管中欧双方有着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但双方也存在共同的利益,这就是:谋求建立一个具有建设性和稳定的关系。

针对此次峰会,有舆论认为欧盟峰会这次就中国政策达成的立场与之前相比明显强硬了很多。基于笔者对欧盟对华政策的跟踪和了解,以及对此次欧盟峰会涉华表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欧盟对华政策存在三大脱节现象:

一是精英与民众脱节,成员国与欧盟机构脱节、欧盟机构间脱节。美国彭博社6月8日报道称,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ECFR)对11个欧盟成员国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46%)表示,他们将中国视为“盟友或必要的合作伙伴”。尽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建议欧洲各国与中国“去风险”而不是“脱钩”来缓和紧张关系,但该报告显示,欧洲公众并不认为需要远离北京。相反,调查结果表明,欧盟成员国更赞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中国视为“战略和全球伙伴”的愿景。欧盟对华三重定位并未反映欧洲民众真实的声音,可以说存在着巨大的“民意赤字”。这也反映在成员国与欧盟关系、欧盟机构之间关系的混乱上。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矛盾公开化,甚至不能同行访华。欧盟成员国抱怨,今年3月底冯德莱恩访华后提出不寻求对华“脱钩”,但要“去风险”,这并未广泛遵循成员国意见。冯被称为“欧盟的美国总统”,其主导的欧盟对华政策,更多地是在与美国的立场相协调。

二是经济与政治脱节:政治干扰经济,冲击中欧经贸的压舱石作用。秉持“经济安全塑造地缘政治动态”的理念,“去风险”已经成为欧盟对华战略的关键词。针对所谓风险一说,李强总理在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应让企业、市场决定如何应对风险。为摆脱政治对经济的干扰,欧洲企业在华或采取本土化的“in China for China”(在中国为中国)战略,或推行 “中国+1”的投资新战略,以规避风险。由“中国制造”到“为中国制造”的转型,加速了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转型。

三是愿望与能力脱节:“布鲁塞尔效应”递减,而对美国的依赖加深。所谓“布鲁塞尔效应”,是指欧盟通过制定竞争政策、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隐私保护或社交媒体监管方面的标准,来单方面监管全球市场的能力。此前有英国媒体分析认为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遭遇诸多困难,凸显欧盟“布鲁塞尔效应”正在被削弱。文章指出,欧盟已不能仅依赖市场力量推行欧盟标准,并正在转向更加强制性的方式。欧盟正遭遇贸易协定谈判困境,难以与在世界贸易中份额不断增加的发展中国家达成协议。因此,尽管欧盟反复强调要一致对华,但统一对华立场一定是弱的立场,妥协的产物。

欧盟对华政策受到冯德莱恩领导下的欧委会主导,旨在减少在对华经济关系中的脆弱性,寻求经济“去风险”,并认为欧盟要在以下五方面努力:一是提升经济和产业竞争力与韧性,特别是卫生、数字和清洁技术,同时与伙伴加强合作,减少对华稀土、电池和制药原料等的依赖;二是重新平衡贸易关系。中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大部分贸易对双方都有利,但欧中贸易逆差在10年内增加了两倍,达到4000亿欧元;三是保护安全利益,需要讨论对出口和境外投资加强控制,关注重点是敏感高科技领域;四是在核心外交政策和安全挑战上同伙伴站在一起;五是加强同其他国家合作,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方案。

鉴于欧盟对华政策的脱节现象,欧盟层面最大的执行挑战是强大的官僚惯性与现实政治瞬息万变之间的矛盾。欧盟强调,应协调各总司的相关职能,还应明确短期外交共识与长期战略明确性之间的区别,同时还需动员学界、智库和技术官僚对各细分目标与具体规划做出清晰定义。有评论指出,在今后全球技术和产业竞争中,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日益成为问题的一体两面,欧委会应控制贸易工具的划分权,成员国手中的经济安全工具或将因此边缘化。欧盟机构之间、欧盟成员国与欧盟之间彼此脱节,成员国对华诉求各异,这制约了欧盟对华政策,使其在协调与脱节之间摇摆,这既为美国插手提供了机遇,但也为我们争取健康良好的中欧关系提供了空间。我们应在名与实、双边与多边、经济与安全间,努力寻求中欧关系的平衡。(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热门相关:盛华   君归矣   公子风流   影帝偏要住我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