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良:平安已成为中国靓丽的国家名片

近日,一位外国视频博主记录了自己在北京三里屯的首次夜行经历,他称这是一次“冒险”(adventure)。这位博主边走边拍,在这段13分钟多的视频中,尽显平安、祥和、安全,并无任何“冒险”之处。这一视频在世界最大视频网站上发布后,引发中外众多网友的共鸣、对比甚至慨叹。

“异国他乡”“第一次”“深夜”“独自”“全程视频录像”等要素的风险叠加,使这位博主有安全上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而这段视频展现的画面,在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眼里,是平淡无奇和习以为常的,视频记录的更像是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可以看到的、再寻常不过的一次晚饭后的“遛弯”。

恰恰是这一段视频,却让有些网友结合自己的国际旅行经历,产生了强烈对比:“大白天走在洛杉矶,都担心枪击事件,更别说晚上了”“没想到中国夜晚这么安全”“年轻女孩夜晚出行也无需有安全担忧”等。

点赞最多,并引发广大网友强烈共鸣的一条评论是:“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街上没有流浪汉和垃圾,晚上可以出去走走。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西方媒体总爱批评中国,美国一直在制裁中国。但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动摇了美国的霸权,中国拥有科技实力和金融实力。两者都是成功的主要要素。”

不禁要问,为什么这段在我们看来平平如常的视频,引发了外国网友这样的热切关注?管中窥豹、一叶知秋,至少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是中国平安供给的可见、可触、可感,给了有中国经历的人相似的平安体验和情感认同。

中国政府向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特别强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积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效果卓著。在新时代,平安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治安良好、犯罪率低的生命财产安全范畴,上升到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等各个方面,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有机统一。据统计,中国人民的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21年的98.62%,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百姓最具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也是命案发案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平安已成为中国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条视频的评论区,曾在中国生活工作过的外国朋友纷纷结合亲身经历,表示对视频所呈现的平安体验感同身受,并积极主动地分享他们对中国安全治理的情感认同。

二是个别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歪曲抹黑不攻自破。

近年来,随着个别西方大国的战略关注从国际反恐转向大国博弈,从安全合作转向利益斗争,不断制造国际议题干预他国内政,对自身国内的枪击暴力、毒品泛滥、种族歧视等乱象节节攀升熟视无睹,却对他国安全治理横加指责,对我国的歪曲抹黑变本加厉。借助所谓西式“人权”和“民主”的幌子煽动国际舆论,多番炒作我国偶发的刑事或治安案(事)件,联动制造涉台、涉港、涉疆、涉藏、涉海议题并蓄意升级南海矛盾,对我国进行讹诈、遏制、制裁、封锁和极限施压。一些外国网友看多了西方国家戴着有色眼镜编造的所谓“中国不安全故事”,自然会对展示真实情况的视频变得好奇。视频里展示的客观、立体的中国城市治安状况,彰显了“中国之治”的成色和“中国之制”的优势,也让西方的歪曲抹黑不攻自破。

三是安全已经成为稀缺的国际公共产品,需要各国携手共治。

这段普普通通的视频引发多国网友的关注,反映出各国安全供给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安全在逐渐演化成稀缺的国际公共产品,受到人们的普遍关切。当前,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发展指数在去年出现30年来首次下降,世界新增1亿多贫苦人口,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粮食安全、教育、就业、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面临更多困难。一些发展中国家难以跳出治乱循环周期率,导致经济发展无法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不少西方国家也出现诸如“冲击国会山”“黄马甲运动”等事件,不少人陷入生活困境,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安全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客观安全(现实是否安全)和主观安全(主观是否感觉到安全)的统一,成为大多数人的重要关切。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办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也在认真履行国际责任,积极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完善参与安全治理机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安全稳定作出中国贡献。(作者是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涉外安保学院副院长)

热门相关:北宋大表哥   总裁大人,又又又吻我了   与校花同居:高手风流   艳遇传说   庶子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