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马丁·雅克:西方化不是现代化的唯一标准
长期以来,西方认为只有一种现代性,那就是西方现代性。这种信念的起源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现代化始于西方,伴随着英国的工业革命,然后传播到欧洲和美国。直到1900年,西方仍几乎垄断了现代化进程,日本是个例外,它是唯一一个在19世纪实现工业化的非西方国家。日本的现代性与西方的现代性截然不同,现在依然如此。但这并没有阻止西方相信现代性是单一的。当发展中国家在1945年后开始努力实现现代化时,西方将它们的现代化视为是“西方化”的同义词。当中国从1978年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时,西方仍将其看作是西方化进程的开始。
西方人认为世界就像一部“自动扶梯”:不同的国家根据其发展阶段处于不同的水平,但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注定要像西方一样,站在自动扶梯的顶端。按照这种思维,最终,现代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西方化。我们都会变得像西方一样,特别是像美国一样。这种想法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核心,但问题在于它忽视了历史和文化。每个社会都被简化为在本质上与西方相同的社会。显而易见,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深刻地塑造了不同的社会,这反过来又决定了它们现代化的性质和现代性的特征。现代性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许多种。
如果说直到20世纪中叶,现代化还主要属于西方,那么从那以后,它就越来越属于世界其他地区,而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那里。中国、印度、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沙特阿拉伯和无数其他国家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并带来了它们与西方截然不同的历史、语言、文化、习俗和传统。西方普世主义——即所有国家都应该并将成为西方式国家的观点——正被一个从西方模板中挣脱出来的世界所包围,这个世界正在寻求重新发现自己的许多历史,并打造新的不同的现代性和身份。
面对多元主体的世界,由西方主导的单色世界处于守势,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讲,有自己的旅程要走。我们可能生活在困难和分裂的时代,但主要原因是西方主导的旧世界处于保守和退缩状态,而一个新的世界正在建立之中。西方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情绪差异十分明显:西方人对未来悲观,而亚洲人乐观。发展中国家梦想未来,西方人怀念过去。
中国人、印度人、印度尼西亚人和其他人认为他们正在日益塑造自己和世界的未来。在这种背景下,现代化必须被视为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现象。在早期阶段,它涉及从西方或其他地方的大量贷款。1978年后的中国就是这种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现代化越来越依赖于自身的努力,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经济进步,但也因为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敌意越来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现代化重心已经从学习和借鉴西方稳步转向本土创新,华为、腾讯、比亚迪、阿里巴巴和字节跳动等公司就是这种趋势的缩影。毫无疑问,这一进程将继续并加强。经济向价值链上游移动的能力是现代化的基础。但将现代化或现代性视为经济的同义词是错误的。当然,经济是现代化早期阶段的核心,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这一点变得越来越不真实。现代性与经济、技术、科学、社会、文化、体育、人口、性别关系和无数其他事物相关。
在某些领域,中国已经达到与美国相近的发展阶段。因此,中国面临着一种全新的挑战。中国希望建构一种什么样的现代性?在哪些方面与美国的现代性不同?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将与美国文化有何不同?中国的城市——比如雄安——应该提供什么?美国和中国都存在巨大的、需要改变的不平等:一个更加公平的中国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实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在多大程度上为全球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的创始人雷·达里奥认为,在未来5-20年,由于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我们将经历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权力和财富转移。中国能够迎接挑战,提供一个新的、独特的、令人信服的现代性吗?(作者是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
热门相关:翻天 绝宠小医妃:王爷,来一针 我的抖音太无敌 如意小郎君 文娱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