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卫列 王治河:面对气候危急时刻,世界该做什么
刚刚过去的2022年,联合国召开了三场与气候相关的重要峰会,即6月的海洋大会、11月的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以及12月的生物多样性大会。每场会议都在推进保护环境的国际承诺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刚刚过去的2022年也是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一年。8月,乍得遭遇历史性洪灾,超过34万人受到影响。10月,联合国难民署宣布,受1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影响,非洲西部和中部约有340万人需要援助。
据世界气象组织数据,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3种主要温室气体的大气水平在2021年均创下新高,这还是在全球经济低迷、经济活动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出现的,如果世界走出疫情恢复正常社会活动,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恐怕还会比现在更多。目前的气候危机导致自然灾害频发、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病毒肆虐、粮食减产,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然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表现得却令人失望,对COP27达成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的出资问题,它们只关注如何支持损失和损害,对责任或赔偿条款没有兴趣。
要使地球的气候和环境适宜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气候安全,全球需要有“气候团结的协定”和“气候团结的行动”。
第一,推动国际政治转型,必须改变个别国家意志凌驾于全球意志之上的现状,建设一个公正的国际政治环境,近十多年来世界发生的变化证明,气候政治正改变全球格局。新的气候政治格局建立必须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核心。
第二,加快可再生能源转型革命。低碳转型意味着,占全球约3/4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能源部门向净零排放迈进的同时不断提高能效,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提供能源贡献。
第三,不断完善全球碳定价机制,使碳定价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环境、摆脱贫困”而非为利益集团牟取非法利益的工具。
第四,加大保护和恢复自然的力度,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达到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协同效应,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提升生态系统韧性和人类福祉。
第五,加快以碳中和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和推广普及,这是当前新能源革命的根本之道。离开低碳技术创新,全球气候行动将是一场闹剧,发达国家要研发“颠覆性”低碳技术,发展中国家要普及推广“适用性”低碳技术,这也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应有之义。
面对气候危机时刻,我们需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实现各领域相互协同的可持续发展。(作者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以及美国中美后现代研究院常务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