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三人谈:金融如何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编者的话:23日,为期三天的2022北京金融街论坛年会闭幕。今年论坛期间,全球近400名重量级嘉宾出席,围绕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多举措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金融助力对外开放、乡村振兴等金融领域热点话题的讨论受到舆论高度关注。很多问题都值得各界进一步探讨和思考。本报邀请三位与会嘉宾就相关问题继续发表看法。
金融科技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大有作为
马彬
今年以来,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三季度以来,国民经济明显回升,央行通过鼓励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以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手段,精准滴灌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信贷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6%,贷款利率稳中有降。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
但从外部环境看,由于美联储连续加息,全球滞胀风险上升,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疫情持续反复,经济增长“三重压力”仍然存在,内生动力偏弱,中小企业复苏的基础仍不稳固。10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2,与上月持平,但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对3000家中小微企业的调查显示,42.5%的企业反映现金流紧张,成为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29.3%的企业反映融资困难,其中银行贷款要求较高,融资渠道较少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仍然不畅,而金融科技正是连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桥梁纽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都将发生变革和重组,数字经济或者经济数字化具体落实到金融领域就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与金融业务的交互,实现金融科技创新,从而使金融体系的运行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所表达的含义是通过新型信息技术与金融场景的交互,全面提升信息对称、风险识别、服务效率等金融服务能力,进而使金融回归本质。
虽然“金融科技”一词产生比较晚,但金融与科技结合的现象已经有百年以上历史,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信息技术的跳跃都带来金融行业的代际跃升。每一次大的信息技术提升,都将带来金融业态的深刻变革。当前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深度融入支付、借贷、零售银行、保险、财富管理、交易结算等领域,科技叠加金融正在深刻改变金融业态。金融回归实体,要素匹配需求,资本惠泽大众,金融科技将成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中“加强直接融资支持”“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设立‘专精特新’专板”的要求,近日,证监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这些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金融科技创新的助力下,建立起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普惠金融可获得性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不足。
总体来看,在传统的资本和信贷市场中,中小企业获得融资仍有较大难度。对中小企业来说,没有抵质押物是其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但仔细研究会发现,部分小微企业如小型物流公司、水果店、理发店等现金流比较稳定,其经营和生存基本不受宏观周期影响,可以说拥有稳定的现金流正是这类企业比较大的优势。因此,在中小企业普遍缺乏抵质押物的大前提下,有效解决这部分稳定现金流的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是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之一。(作者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乡村振兴”需要补上金融缺口
赵春江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笔者认为,金融体系在农业农村领域需要集中力量进一步完善,其作用也日益凸显。国家每年都会对农业农村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比如:农机行业每年补助能够达到200亿—280亿元,补助范围包括种子在成长环境当中的植保,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等各个方面。
随着农民、农村地区收入持续增加,目前大多数农民消费水平也进一步提升。据统计,目前农村地区的一家农户,一年支出能够达到几万块钱。尽管消费增速比城市地区要高,但是绝对量显然没有城市居民高,城乡间仍然存在“剪刀差”问题。可以看到,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一系列政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第一,是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第二,是相关单位如何进行投入以推进农村建设。
尽管在农业农村地区,已经有很多种金融产品的模式在乡村实现应用,但仍然存在金融资金缺口。举例说明,当下,中国山区县经济要发展、农业要发展,机械化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数据显示,山区县的机械化率比全国整体要低20个百分点,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就是进行宜居化的改造。
例如,过去丘陵山区的农民非常辛苦,拖拉机上不去,只能用最原始的农耕工具,而现在通过金融资金支持的道路建设对道路进行了改造后,农民可以发展现代农业,但一亩地大概需要投资6万至10万元。农业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生产资料、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都需要投入,而且每年是迭代增长。还有,中国大概有220万个农业专业的合作社,它们都是注册资本较小的企业,只有解决融资问题才能解决发展问题。
对于农村家庭和个人而言,金融的作用,简单理解就是用资金的力量去帮助一个农村的家庭发展经济。目前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事情仍然是农村家庭的“头等大事”,因为这通常意味着一笔大额的家庭支出。当下农村的消费,还以刚性需求为主。而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是能够通过创新和发展,来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支撑。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这一概念也渗透到乡村领域。农村当下在大力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数字金融,目前也已经达到7.34万亿美元的规模,发展势头良好。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农村地区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能够得到数字金融带来的红利,进而推动发展。
关于金融的使用效率问题,欧盟的“智慧乡村建设”令人印象深刻。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很多时候是由社区或者是一个代表性的组织来推动。这些组织会到政府部门备案,政府再按照相应的规则来推动办事。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政策组合,欧盟叫做“公共政策GAP”,他们把金融、科技、信息等很多方面适合乡村建设发展的政策整合在一起,最后合成两到三个政策来推动发展。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整合打出一套“组合拳”。
未来要充分发挥金融的力量,为农业农村进一步的发展作出贡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努力:一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可以有灵活的政策,如国家政策性的对农村地区发展的补贴资金组合;二是加强资金监管。让很多农村地区的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数字金融带来的红利,推动农业发展。(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拓展跨境投资合作生态系统
彭纯
年初至今,受周期转换、地缘政治、通胀高企和货币紧缩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主要股市、债市、汇市持续动荡,市场波动幅度超出预期。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保护主义持续抬头,贸易争端与经济制裁显著增多,多国加大投资审查力度,内固倾向的监管风向不容忽视。国际投资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限制显著增多。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正在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将以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促进国际市场循环,不断为提高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韧性提供更大支持,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全球化和双向开放的世界经济中,金融资本和国际资本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投资在为全球增长和繁荣注入资本和活力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交流,推动了世界互联互通,国际产业合作互促,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融合。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践行者。近年来,中国的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立足中国经济和中国市场,充分发挥跨境投资的桥梁作用,先后创立中美、中法、中日、中英、中意、中德等六只新型双边基金,并通过基金投资了全球19个优质项目,积极支持已投企业对接中国市场和产业体系。其中,有8家企业先后建立了中国总部、制造工厂、研发中心,更好融入中国经济、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中国的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秉持长期投资理念。这对于促进稳定和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之一。例如,中国积极投资全球基础设施,泛行业私募股权等领域,在获取活力长期投资回报的同时,以市场化方式助力东道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改善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创造就业和税收。同时,中国坚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互利共赢是我们的资本投资理念,合作投资是我们的重要投资模式。
此外,中国还坚持可持续投资理念,赋能全球绿色发展。全球正迎来一场以绿色低碳为特征的产业和技术变革,并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新引擎。中国发布了可持续投资政策和《关于践行“双碳”目标和可持续投资行动的意见》,建立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和气候改善组合,积极捕捉绿色低碳、能源转型等主题的投资机会。
最后,信息不对称是跨境合作的重要障碍。中国坚持拓展跨境投资合作生态系统,促进全球产业合作,汇集全球主流机构打造合作平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全球投资贸易越自由化、便利化,越有利于做大代表共同利益的蛋糕。我们应呼吁各国积极营造更加开放有序的投资环境,便利资本和资源要素在全球顺畅流动,推动世界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增长。(作者是中投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