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洪:应支持非盟等组织适时加入G20

11月15日-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这次峰会是在世界面临多重挑战和危机,国际社会充满分歧和分裂,人类处于何去何从十字路口的特殊背景下召开的。由全球性和地区性大国组成的G20能否展现担当并团结和引领国际社会有效应对挑战、走出危机、创造机遇,世人充满期待。

14年前,G20的首次领导人聚首主要是为了共同协调应对单一的金融危机,与之相比,现在的危机是多元、综合和叠加的。金融和经济危机风险依存,而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公共卫生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以俄乌冲突为代表的地缘政治危机和与之相伴的能源危机与粮食危机,加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和加剧的大国竞争,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变局和大变革、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特征。

G20不仅是各成员表达政策主张和提出“国别方案”的论坛,更是达成共识和采取共同行动的重要机制。G20要发挥其优势,聚焦于危机应对,并创造机会。为此,需要有G20方案、G20议程和G20路径。

从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向全球发展治理的方向发展。多年来,G20的定位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不可否认,经济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始终是G20的核心议题和议程。但是,疫情、公共卫生、气候、粮食、能源等诸多“非经济”议题备受关注,也被纳入G20议程。因此,G20要在“金融到经济”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到发展”的转型。这意味着需要从环境和社会等更广的发展视野来处理和解决相关问题。同时,这不仅有利于将G20议程与联合国推动的可持续发展议程结合起来,成为联合国倡导的网络化和包容性多边主义的关键一环,也有利于G20得到更多中小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发展的共治和共生。习近平主席在去年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以“六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发展倡议,以及在此次G20峰会上提出要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全球发展,对G20从经济到发展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避免地缘政治和大国战略竞争等因素干扰G20议程。地缘政治博弈和大国战略竞争不仅存在于大国之间,也日益体现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之中。G20同样容易受地缘政治和大国竞争的影响。如何避免把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粮食、能源等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是G20面临的新课题。印尼总统佐科感叹自己正主持“有史以来最难”的G20峰会。这不仅体现在程序性安排上,更反映在达成峰会宣言这样的实质性内容上。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强调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包容代替排他,从而为世界破解难题和摆脱困境提供了思路。中方在G20提出《二十国集团数字创新合作行动计划》和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并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全面落实G20的缓债倡议,共同发起“构建稳定和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倡议”等,更为大国担当和大国合作做出了示范。

灵活地吸引和安排更多国家与国际组织加入G20,形成G20+机制。G20是一个开放的论坛和平台。巴厘岛峰会确立“共同复苏、强劲复苏”的主题和愿景,不仅需要G20成员的合作和贡献,更离不开广大中小国家的参与和支持。目前,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组成和主导的欧盟是G20唯一的国际组织成员。为了让G20更具有经济和地区的代表性,真正反映其作为经济合作论坛的国际性和经济治理的全球性,可以考虑支持非盟和东盟这样的国际组织在适当时候加入G20。

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机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扩员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的积极作用。中国已明确表示支持非盟加入G20,这不仅体现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一贯支持,也是建设全球经济复苏伙伴关系的需要,更是G20保持活力和平衡发展的必然。由于后续三年的G20峰会将分别在印度、巴西和南非举行,可以预见,发展中国家在G20的地位、影响和贡献将不断提升。(作者是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

热门相关:纨绔毒医   欧神   女王嫁到:老公,太凶了   逆流纯真年代   终归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