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强:继续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
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比罗尔25日表示,“世界正陷入第一次真正的全球能源危机”,这可能更多是基于对未来能源供需的担忧。俄罗斯与欧盟已经为能源危机付出代价,如果美西方继续施行对俄制裁可能将更大程度地扰乱全球能源供应系统。
目前全球能源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只要中国煤炭供应不出问题,基本可以保障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那么,在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中国如何推进能源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安全”。
中国目前是一个能源强国。经过40年的努力,从安全、稳定、效率、成本等方面综合评估,中国已经建成目前全球最庞大也是最有效的能源系统之一,其中84%是化石能源。但是,碳中和提出了对能源强国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作出了明确规划,为后续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总基调,即“先立后破”,要以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优先保障能源供给充足稳定为先。
中国的碳中和进程存在几个现实:一是经济需要大幅度增长,二是能源电力消费集中在工业,三是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结构相对高碳,四是消费者支付能力较弱。碳中和的主要抓手是建设清洁电力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政府要求2060年的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80%以上。环境治理是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标志,而安全、稳定、保障能源(电力)供应是清洁转型的基本原则,也是能源转型的主要挑战和成本所在。
一般认为碳中和就是能源结构调整。然而,2030年碳达峰的峰值既取决于清洁能源发展,也取决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需要通过平衡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速度来控制峰值。碳中和背景下的高质量经济增长要求尽可能和尽快实现“双脱钩”:一是GDP增长与化石能源增长脱钩,二是GDP增长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使新能源增长量可以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因此需要将碳中和作为一个倒逼机制,提出一个系统性解决方案,兼顾需求侧和供给侧,以及系统成本。随着经济增长,中国庞大的能源系统还将持续扩张,能源转型任重道远,绿色升级前景广阔。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可以看到,碳达峰行动应该是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
建设能源强国,供给侧“脱钩”主要指建立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主要是风电光伏),为了保障风电光伏有效利用和供应稳定性,需要布局储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氢能、碳捕获等新型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短中期需求侧也需要配合,才能顺利建成新型能源系统和能源强国。中国经济增长需要鼓励消费,而更多的消费意味着更大的能耗和碳排放,因此除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也需要“多消费、更低碳”,由低碳消费倒逼低碳生产。循环经济则是“多生产、少投入”,节能仍然是有效和成本相对低廉的减排措施。建设新型能源系统和能源强国,目前需要布局和进行相关的产业链建设,提升新能源技术的全产业链竞争力,以全球市场为目标,引领全球低碳转型。
建设新型能源系统和能源强国,首先需要关注碳中和进程中的能源安全问题。中国的能源安全包含着多维度多层次的内涵,“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能源独立是一个需要从战略上追求的目标。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结构性矛盾,石油对外依存(72%)是最大安全短板。因此,中国能源安全短中期和中长期面临的挑战存在很大差异。短中期而言,减少石油对外依存是能源安全的关键,需要依靠新型能源系统和电动汽车替代石油,既满足碳中和目标要求,又可以立足本土,减少能源对外依存。从中长期看,届时风电光伏在新型能源系统中的占比很高,电动汽车普及且规模庞大,化石能源和燃油车消费都处于稳步下降态势,此时能源安全将主要体现在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供应,而庞大先进的煤电系统将为碳中和“保驾护航”,提供稳定性和应对极端气候。(作者是嘉庚创新实验室首席战略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