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扩大开放的脚步不会被杂音扰乱
在17日举行的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上,有外媒提问,中国政府如何减少对铁矿石、原油、天然气、大豆等外国进口资源的依赖,以实现更加自给自足的经济?这个问题有意无意挖了一个坑,预设性地将“自给自足”当作中国经济的一个目标。近一两年来,这个对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典型误读在美西方舆论场像野草一样滋长出来,引发了一些不必要的担忧。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坦诚而明确地回答说,认为中国要在对外开放上大幅收缩,甚至要搞自给自足,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他还阐述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的认识。说实话,这些表述都不是新的,此前被反复强调过,但这恰恰说明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态度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源自美西方的所谓“中国经济自给自足论”,试图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要脱离世界的“封闭”而“危险”的国家,从而对那些希望与中国扩大交往的国家形成压力。这一杂音和谬论既有意识形态偏见作祟,也包裹着地缘政治心机,同时还充满错乱和自相矛盾:他们一会儿批评中国“闭关锁国”,一会儿又说中国搞“全球扩张”;一会儿宣称中国“占世界便宜”,一会儿又将中国的独立自主抹黑成要跟世界“脱钩”。什么时候用哪一套说法,全看他们的政治盘算。
好在事实胜于雄辩。近十年来,中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成为全球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引擎。赵辰昕在记者会上透露,今年1—8月,我国利用外资8927.4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同比增长了16.4%。其中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了33.6%,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增长了14.3%、27.6%、43%。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改善。这些跨国公司如果不是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如果不是对中国的开放有充分信心,怎么可能把真金白银投在中国?与美西方舆论缺乏根据的臆测和猜疑相比,这些数据反映出的事实显然更能说明问题。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这不是被动的选择,而是因为它一是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二是中国人对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以及对世界大势的集体判断。中国为什么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快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关键就在于改革开放,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中国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同样要依靠改革开放。这已在中国社会形成强大共识,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中国开放的决心和意志不会动摇,只会向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持续推进,这也将带给世界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红利。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早已深度交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并不难懂。像中国经济这样的庞大规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是符合规律的自然结果,而且后面还有半句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此外,中国经济历来注重“自立自强”,这也和封闭式的“自给自足”有着本质区别。有些国际杠精是在故意混淆。
当今世界,的确有些美西方人士想开历史倒车,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背道而驰,但这种言行在中国社会吃不开,在国际社会也不受欢迎。还有人以己度人,在国际上制造杂音,其认知水平之低劣、陈旧,确实跟不上世界前行的步伐,也难以理解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襟与天下情怀,他们注定被时代大势远远地甩在后面。
热门相关:呆萌配腹黑:绝宠小冤家 呆萌小萝莉:高冷男神太腹黑 完美隐婚,律师老公不太坏 火力法则 首席天价逼婚:老婆不准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