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山: 民族音乐在直播间的“第二舞台”同样精彩

曾几何时,在互联网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直是摆在文化领域的一道当代历史命题。近年来,通过直播、短视频等综合性媒介形态,生动呈现民族音乐等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已经发展出了自身独特的模式和特色,既赢得了收视率、点击率,在口碑、商业上叫好又叫座,也在近几年成为了凝结不同地域、圈层的广大青少年的最大文化公约数。

截至今年上半年,抖音等国内主流直播、短视频平台已经覆盖近百种民族乐器,观看人次超过60亿,过去一年来民乐直播累计时长也超过230万小时,相当于每天有4000场以上民乐演奏会在不间歇地上演,通过观众自发打赏,民乐人也在线上获得了作为“第二舞台”的直播间里的“新门票”。的确,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经过不断摸索,作为综合性媒介形态的直播、短视频已从最初的舞台艺术的辅助、补充形式,发展成为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民族音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的媒介形态,实现了与民族音乐等综合性艺术的深度有机融合,民族音乐的呈现样态、模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极大丰富。以优秀传统文化的音舞诗画等为抓手,追求还原艺术本体,大胆调用混合现实、全息扫描、计算机图形等极具代入感的前沿科技,扎扎实实地深入到音舞诗画等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肌理,复刻民族音乐的千年风韵,并形成了具有典型当代经验的艺术上的节奏感,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民族音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舞台”,国风“出圈”,已悄然成为近年来的一种文化事实,并被全社会各界一再充分感知。

无疑,过去的民族音乐等综合性艺术表演大多需匹配演出形态、规模等诸多线下的具体条件,作为“第二舞台”的直播和短视频平台如今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文化效能,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索出了新的发展路径。这一且当然并非偶然,经过世纪之交文化领域20余年的市场化、产业化改革,如今我们正在进入到收获的红利期。民族音乐等综合性艺术形态的样态、模式的沉淀和筛选,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的方式完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文化产业正逐步为民族音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性艺术形态找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直播和短视频作为“第二舞台”本身,是对传统的舞台和媒介体系的补充和创新。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加速发展,如今已经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既反哺了传统的舞台和媒介体系,也开始具有了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立性,并正在形成自身的艺术节奏和艺术规律。例如内蒙古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过去10年来他们曾多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等主流音乐殿堂,亦曾到过蒙古国、法国等多个国家演出。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原定的外地线下演出不得不取消。从今年3月起,他们将马头琴搬到直播间这一“第二舞台”,每周两场直播的火热关注度,不仅更好地传播了马头琴这一国家级非遗,很多青年演奏者更是通过直播的形式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同样,长期坚持经营的陕西大唐芙蓉园东仓鼓乐社,在演出市场萎缩和疫情的叠加打击下陷入困境,在“第二舞台”抖音等国内主流直播、短视频平台定期演出后,不仅鼓师每个月能通过观众自发打赏增加两、三千元收入,直播的媒介辐射效应也带动了鼓乐社线下演出的火爆,从几度观者寥寥华丽转身为如今的一票难求。

诚然,在疫情之前,许多艺术院团的生存状况就难言乐观,若能成功扶持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文艺工作者,让他们通过“第二舞台”的打赏等途径,收获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认同,对解决艺术团体的发展与传承困境,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抖音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87%的民乐主播曾获直播打赏收入。不仅是古筝、二胡、唢呐等大众熟知的乐器,埙、独弦琴、箜篌、口弦等相对小众的民族乐器也通过“第二舞台”获得“票房”。而借助“第二舞台”大力扶持腰部戏曲演员,充分挖掘青年人才潜力、增加演出经验、提升在戏曲爱好者间的知名度,显然将有利于各艺术领域的行业人才培育,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活态传承。

优秀传统文化也只有通过跨媒介、融媒界的升维式发展,并与文化和旅游融合事业融为一体,才有可能触达更为广泛的青少年群体、覆盖更为多元的文化圈层、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进而最终转化为实打实的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助推自身的“走出去”。当前,优秀传统文化与以直播、短视频为代表的高维媒介的有机整合和深度融合,对于文化产业而言具有重要的节点意义。因为民族音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性艺术形态在数字化保护和传播的持续探索和创新,即便在世界范围来看也是屈指可数的文化经验,具有不容低估的文化示范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更为综合的媒介形态不断实现媒介升维,具有越来越大的文化势能,直播、短视频这一“第二舞台”也已经成为增强广大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认同的一大主要媒介支撑。我们相信,在疫情之后,“第二舞台”势必还将奏响更为生气蓬勃、华丽多彩的文化乐章。(作者孙佳山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

热门相关:妈妈的朋友5   来自地狱的男人   超级吸收   战国明月   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