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现代化问题的科学回答

作者:韩喜平(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郝婧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现代化问题与社会主义思想几乎是伴随发展的。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标杆,然而早在五百多年前,社会主义思潮在反思资本主义现代化弊端的同时,就积极探索着能够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新模式,并逐渐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论与实践范式,但这一模式却经历了曲折而鲜有成功的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打破了定于一尊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现代化的问题,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不仅关系着本国的命运,更关系到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

中国共产党基于救亡图存的历史需要,被迫在封建旧中国的生产力基础上,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国家政权,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全环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社会各领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这一基调。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成功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答了计划与市场这一困扰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关系问题,直面了在生产力水平落后国家建设现代化需要资本的现实难题,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带动中国经济体量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摆脱了“贫穷”的标签,使中国在现代化发展之路上以大踏步追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立足国内外两个发展大局,明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新发展阶段中,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两个结合”“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直面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丰富了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十四五”时期正在以高质量、可持续的态势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阔步前进。

中国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理想变为现实,并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带动了社会与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良性互动。中国经济总量在2021年达到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万美元;创新驱动发展的实力不断攀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提高,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2位;各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东、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在2021年达到了1.53、1.68,城乡区域差距也在缩小;在美丽中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单位GDP消耗能源量累计下降26.2%;在对外开放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为1.15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多个国家、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共享发展取得实质性成就,教育、养老等民生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21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系统。我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党的各届领导集体不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具体历史时期内制定具体灵活的发展目标,并吸收、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先进成果,在实践模式上突破了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片面定义,既回答了现代化发展中的一般问题,也突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回答

目前世界上通过现代化建设走向富强的国家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向世界表明没有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完全具有可行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发展张力的方案,鼓舞了世界上想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谋求发展的国家与人民,激励着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现代化的信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并且,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都面临着在落后经济文化状态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想在保持自身独立自主的同时谋得发展。在起点与目的上,中国与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有着相似的经历,能够为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提供可供实践的模式参考。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框架可以从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制度优势、价值旨归几个方面予以世界社会主义现代化参考。

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21世纪中国的发展向世界展现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与资本主义力量博弈的国际格局中,发生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转向。因此,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要坚定科学社会主义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发展特征的科学设想,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审视现代化建设中的问题。

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发展原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可以直接被复制到任何国家的发展方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特色之处就在于主张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发展实际相结合,认为走自己的路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义,要积极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模式。独立自主的前提是立足于本国的实际情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顺应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形成适合于本国具体发展阶段的具体发展措施,“走出自己的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

三是要坚持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制度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已经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配置资源,提高现代化的建设效率,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广大的共产党员组成的队伍,对于服务人民、支援建设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随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不断得到现代化发展。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现代化事业的全面领导,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对于避开阶级利益集团的纷争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保证政策制定、实施、评价的一致性与稳定性,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的经验。

四是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目的。人是现代化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动力,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将人自身作为人劳动的目的。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中国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证了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任何历史时期中赢得民心、守住江山。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保证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民参与度与人民认可度,从而能够建设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打造了世界现代化史上受益人口最多的奇迹。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就是用人的现代化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的与手段,提高人民的满意度与获得感,对于激发人民的创造力有积极意义。

热门相关:全能王妃:偷个王爷生宝宝   重生后,渣男的小叔宠我入骨   拳皇之梦   美漫大幻想   亿万老公,送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