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建:德国药方能否化解欧盟困境?
日前,数以万计的捷克民众聚集在首都布拉格市中心举行示威,要求政府采取更多措施控制飙升的能源价格,并高呼反对欧盟和北约的口号。与此同时,虽然欧盟同意再向乌克兰提供50亿欧元的宏观财政援助,但就部分细节欧盟内部仍存在分歧。作为俄乌冲突的战场和危机外溢的主要承受方,欧盟的凝聚力正经受巨大考验,“欧洲自强”的前景也更加迷茫。
作为欧盟“主心骨”之一,德国对化解当前欧盟困境以及未来欧盟发展有着自己的“蓝图”。德国总理朔尔茨不久前在题为“欧洲是我们的未来”的演讲中,以“化解旧矛盾、寻找新方案”为目的,全面阐述了德国政府的“欧洲愿景”。欧洲舆论认为这是在关键时刻出台的德国版“欧洲未来方案”。
朔尔茨提出了欧洲的未来在于欧盟的持续扩大和深化改革、并且要“用扩大来促改革”的核心主张。在他眼中,欧盟的未来疆域将囊括所有西巴尔干国家和刚刚获得入盟候选资格的乌克兰、摩尔多瓦以及还不大够格的格鲁吉亚,但林子大了就意味着欧盟的凝聚力会不可避免地下降,为此朔尔茨的解决方案是要对欧盟现有体制,尤其是外交和税收政策领域的“一票否决”机制进行改革。
欧盟扩大和改革决策机制都是老问题,此前分属不同的政策领域,没有多少交集,但在朔尔茨的解决方案中,这两个老问题却成了同一问题的两面和驱动欧洲未来的两个新引擎。搞这种变戏法式的逻辑转换,是因为朔尔茨有难言的苦衷:在欧洲处于当前的准战时状态下,一票否决机制在快速形成统一决策方面拖了后腿。欧盟内部的鹰派和鸽派之间在对俄制裁和对乌支援方面分歧严重,同时,欧盟和波兰、匈牙利之间的法律和政治争端仍持续发酵,但欧盟现有的法律和机制对此束手无策。因此要用“有效多数”原则来取代“一票否决”机制、要用欧盟扩张的未来前景倒逼出对决策机制的现实改革。
尽管朔尔茨的解决方案看上去更能满足欧盟提升决策效率的需要,但它同时也会触碰到欧盟有关成员国主权平等的原则和“维护小国权益”的潜规则,因此在中东欧国家不会得到多少正向反馈,要在小国居多的欧盟落实下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朔尔茨提出欧盟要进一步加速扩张,主要是想打消西巴尔干国家的疑虑,它们对于近来欧盟过度关注乌克兰、摩尔多瓦入盟而忽视本地区的境遇已颇多微辞,但外界更容易将欧盟扩大和正在进行的北约扩张联系起来。冷战结束之初,正是北约和欧盟的“双东扩”塑造了后冷战时期的欧洲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也埋下了今天乌克兰危机爆发和欧洲国际秩序破损的隐患。除了想通过向外扩大倒逼内部改革外,和北约搞“扩张竞争”未尝不是朔尔茨对欧洲“战略自主”的一种不得已的坚持。因此他的主张很快得到了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呼应,她呼吁欧盟应当树立“一种新的战略思维来维护欧洲价值观”。
朔尔茨的“欧洲未来方案”是建立在他接受多极世界正成为现实的前提之下的,因此也被认为是德国和欧洲的政策思维“从意识形态向现实政治的重大转折”。但要在多极世界中真正站住脚,欧洲更需要解决好眼前更紧迫的战略问题:一是如果要通过扩张来壮大自身并持续介入乌克兰危机,今后的欧洲政治和安全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形成欧盟与俄罗斯两强并立且对抗的态势,欧盟的实力构成、经济结构和政治体系能否支撑这种长期的高强度对抗很成问题;二是如果欧盟为了赢得对北约的扩张竞赛而不得不降低入盟门槛去接纳更多的成员国,将会带来整体实力下降、内部矛盾增多以及外部边界过长等新挑战。
此外,“以扩大换效率”的德版欧洲未来方案与马克龙提出的“欧洲政治共同体”构想显然不大合拍,德法还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否则难免陷入异曲不同工、轴心动力不协调的窘境。(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