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创造更多适配高质量发展的就业
在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国内疫情多发散发、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挑战,以及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076万等多重背景下,解决好就业这个头等民生大事,成为稳经济大盘的一个重要支撑和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关键任务之一。
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迭代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适配高质量发展的就业岗位。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迭代升级对就业市场提出更高要求,一些地区传统产业发展滞缓,中低端就业岗位减少,但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偏慢,新增就业市场尚未充分形成,需要更加注重新动能新产业的培育,创造更多适配高质量发展的就业岗位。
如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新一轮创新迭代周期和规模产业化的高速增长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但包括研发、生产、销售、检验检测、售后、运营服务及充换电等在内的应用服务生态圈尚未完全建成,就业岗位亟须迭代升级,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就业岗位支撑。
面向人口结构变化和美好生活需求,创造更多新业态新岗位。人口老龄化将产生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康养保健、老年护理、医药和养老器械以及面向老龄人口的食品、休闲、体育、文化、美容和化妆品等将成为一个重要就业领域,也将是创造美好生活、品质生活的重要保障。文化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文化创意及设计领域将涌现一大批中小微企业,也将创造大量灵活就业岗位。乡村振兴进入新的阶段,浙江驻镇规划师、成都乡村规划师等的出现,意味着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将涌现大量新型就业岗位。未来,顺应人口结构变化、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领域都将是重要的就业空间。
既要就业更要创业,转变择业观、就业观,推进就业与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发展有效融合。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调研期间勉励高校毕业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在实践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二三线城市、中西部地区更加急迫需要青年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青年人才和各类就业群体要从实际出发,改变择业观、就业观,找准定位,作出契合社会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的选择。要通过政策引导实现人才更优化配置,鼓励和扶持更多青年人才与技能人才群体创新创业,培育更多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更好适配和支撑各地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就业供给与市场需求充分适配。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为历年最高,从就业市场来看,唯一逆市上扬的群体是技工院校毕业生,2021年全国100多万名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7%。就业结构性错配、高技能人才短缺,专业不符合市场新需求、技能供给难满足产业新要求等,是当前就业工作的制约因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持之以恒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就业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充分适配。(作者是广西社会科学院经济发展与战略决策研究学部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