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飞:“衣冠不正”未必是立场问题,却是态度问题
近日,中国国内古代影视剧中的服饰道具引发了其是否“以倭代华”的争议。有网友发现,一些剧目中的角色服装出现了不属于古代中国传统服饰的要素,还有网友甚至称,这种以“倭式风格”代替中国古典文化的剧并不是个例,很多影视剧在置景中也存在这种问题。
在中国古代影视剧中,角色的腰带到底怎么“结”或是帽子到底该怎么“戴”,确实有史料可考,相关剧组在设计时也许抱着别出心裁的目的,也许本意是想锦上添“花”,但最后的结果却恰好相反。客观来说,有些影视剧中的服饰造型被网友吐槽确实不冤,作为设计者,彼时创作上的一些自以为的“巧思”如今成了千夫所指,后续的影响看上去尴尬又费钱:不仅作品的整体质量因此受到质疑甚至抵触,后续还可能要再投入人力物力去修正这个失误。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影视剧创作的严谨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影视剧服化道的用心水平能不能经受检验,是观众判定作品质量与美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古时中国人的衣冠规制都是有讲究的,基本上宋承唐制、明承宋制。唐时确实有胡风东进,明时也有前朝行装,自秦汉到宋明,衣摆长了短了总是渐变,冠冕宽了窄了也都有沿袭。中国的传统服饰就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样,在不断融汇中逐渐产生其特有的庄重和美感,并形成一套体系。但总体上来说,左衽右衽依旧立场明确,女子腰带系结方式同样也很有讲究,这些细节体现了中国人先祖的智慧与审美,并逐渐定下了形和貌。如果在今人的改动下,古人服装上忽然“粘”了一个舶来品,也许会显得有些俏皮,可显然背离了古装影视剧应有的、严谨的创作初衷。
诚然,人们对“美感”的审视确实存在差别,但涉及具体的时代背景时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考究风貌的还原度和真实性。不同时空和文化里的产物不会轻易“水乳交融”,也不大可能出现“彼岸花种在了自家园中”的现象。尤其随着近年来国内观众的文化鉴赏水平逐渐提高,大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人物造型会有意见和看法,甚至严谨的观众会拿历史上已经被论证过的朝代衣冠同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作对比,比如汉服的穿戴方式是否正确,腰带结的形制是不是正宗,冠冕样式是否符合特定的历史时期等等。先不说这种讨论和争议是否是“鸡蛋里挑骨头”,但它的确在客观上对国产影视剧,尤其是古装剧的服化道考究与严谨形成了良好的督促氛围。氛围到了,问题自然就产生了。像“腰带结”和“帽子”等问题引起的尴尬和责备是必然反应。
其实国产古装剧不乏考究的服饰,比如《琅琊榜》等剧中人物的衣冠就很考究,观众可以随着剧情的推进领略古代风情,望茱萸而登高,见扶摇于“清明”。很多观众在看美人、美景、美“剧”的同时,顺便还能给自己的历史知识扫除盲区,这种作品有赖于创作团队集体的构思和细致的研究,拍出来给观众看到的是曾在我们国家古老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文化印象。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用过于激烈的言辞去批判创作者的企图,笔者认为,“别有用心”可能谈不上,创意巧思错付了地方倒是真的。如上所说,现在的观众对于一些发生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作品逐渐有了考据的意识,除了剧情是否靠谱、人设是否崩塌以外,“国风”正不正、美不美、好不好,也是影视工作者面对观众需要时时提醒自己的创作态度。
一叶而知秋,观众们往往格外注意在细节上的可信度,尤其是针对影视剧这种文化产品,看的人认真,拍的人就不能做一些胡乱的“奇思妙想”,否则会被质疑整体的创作水准。如果这种针对细节的质疑能够经受得住考验,必然说明相关创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优异,反之则会给整体作品蒙上一层阴霾,大家会先入为主地思考:细节都如此不严谨,剧情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损失不仅是服化道的损失,更是整个剧组、制作方和投资方的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其在业内的品牌信誉,因为一个“结”和“帽子”造成如此重大的连锁反应,可谓得不偿失。
“衣冠不正”不见得一定是立场问题,但肯定是创作态度问题。在“衣冠”问题上,观众的监督和考究很有必要,它会促进我们国家的影视工作者今后既不会胡乱“借花献佛”,也不会“躺平”就此止步。在接受观众批评的同时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创作态度,时刻保持严谨而纯粹的创作激情,奉献给观众愈发经得起考验和质疑的作品,这才是今后影视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能够立于不败、不疑、不悔之地的基础。(作者是监制、策划人、四味毒叔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