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战、徐冠男:“共治”的法国走向何方

法国总统马克龙所在阵营未能在不久前的国民议会选举中保住绝对多数席位。为了化解由此导致的政治僵局,马克龙正在密集会见多个反对党领导人苦寻盟友,但目前情况并不顺利。不管试图以怎样的思路实现议会绝对多数,马克龙领导的中间派联盟可能都不得不面临与左翼或右翼的“共治”局面。

迄今为止,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已有过三次“左右共治”经历,分别是在密特朗和希拉克担任总统时期。这种“共治”主要是指总统和总理来自不同政治阵营。根据法国宪法,总统主要负责在国外代表权及外交决策,总理负责内政,外交决策在“共治”情况下可由总统、总理共享。事实证明,“共治”有可能引发政府运行效率以及重大结构性改革受阻等方面问题,尤其是在总统与总理之间存在分歧的情况下,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也会受到削弱。

在马克龙执政五年后,无论总统选举时各党派候选人的支持率情况,还是议会选举后各政党影响力排序,都表明法国社会渴求改变的心态和保持左右翼实力平衡的需求。尽管马克龙实现连任,但因其所在的中间派联盟没能在议会选举中拿下绝对多数席位,这意味着总统自主任命总理人选的可能性极低。虽然马克龙新任期伊始再次承诺,接下来将针对法国国内的一系列顽疾进行全面结构性改革,但不得不与左翼或右翼党派共治的格局,很难避免导致权力陷入内耗、发展效率降低的情况。这又可能进一步放大发展问题,加剧已有的社会分化和政治极化。

这种情形在1997年法国第三次“左右共治”时已有体现。当时总统和总理分属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派别,在法国国内发展和国外政策上各说各话,甚至相互杯葛。实际经验表明,只有在权力分配和权力比重较为清晰的时候,法国不同阵营党派的合作才能得以捋顺。过去左翼、右翼三次“共治”合作的效果都难言理想。但如今,总统马克龙及其所在的阵营“在一起”,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左派或右派,其自我定位和意识形态归属都是中间派。而且马克龙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这使他在与其他政党联合“共治”过程中可能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且会以实现经济发展、稳住大局为重。这种情况下的“共治”或能获得比以往更加乐观的结果。

极左翼与极右翼在法国的政治影响力日渐壮大,这种新的政治形态将问题摆在马克龙及其新一届政府面前。以梅朗雄领导的“不屈法国”、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为代表的政治力量,会使马克龙未来的施政过程遭遇不少约束。当前的政局走向无疑将使法国的“共治”政治传统得到延续,并展现出使执政党与在野党相互制约以及多元政党实现政局平衡的倾向。在把票投给极左、极右政党的选民看来,这将维护法国国内、国外发展大局的利益。但在马克龙及其领导的执政联盟看来,这将对他在国内改革和国际层面提升法国地位形成掣肘。

目前而言,法国政坛左右分岭的局面已不十分明显,左翼社会党与右翼共和党本是法国政坛传统政党,但今时不同往日,两党在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中都成绩惨淡。在极左和极右党派崛起的情况下,如果“共治”能对这些政治力量形成有效制约并保持平衡,同时维护社会平稳局面,那么法国仍有机会消除疫情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稳定甚至提升法国在区域乃至国际上的地位。(作者分别是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