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山:漫威电影“脱钩”大言与“返祖”退化

近日,美国娱乐巨头迪士尼CEO鲍勃·查伯克公开宣称“就算没有中国市场,公司旗下的电影也不会出现盈利问题”,引发舆论热议。在他发表相关言论的同时,迪士尼旗下漫威影业的新片《奇异博士2》因涉及邪教问题遭到普遍抵制。事实上,这并不是漫威电影第一次引发争议,此前《黑寡妇》《尚气》《永恒族》等新一轮漫威影片因抹黑他国、同情法西斯等拙劣表现,票房和口碑与之前的漫威系列电影相比均出现了极大落差。尽管《奇异博士2》初期票房表现尚可,但当前以漫威为代表的美国漫画改编电影正陷入发展的瓶颈周期,已是不争的事实。

众所周知,漫威漫画诞生于上世纪美国大萧条年代,二战期间因“美国队长”等形象在其国内获得巨大影响,后来在冷战年代,因回应美苏争霸所产生的核战争恐惧等引发社会焦虑的热点问题,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2008年,改编自漫威漫画的电影《钢铁侠》上映,拉开了漫威宇宙的序幕,漫威宇宙IP主要来源于二战前后,特别是冷战高潮年代的漫威漫画。由于漫威系列电影充分调用了好莱坞成熟的影视制作体系,以及游戏产业引领的新一轮技术革新红利等资源,并最大化降低和隐藏了美国在冷战年代的国家意识形态诉求,因此直到2019年《复仇者联盟4》上映,这一系列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可以说,由漫威、DC等美国漫画改编而成的电影,在上一轮文化周期内,在全球青少年间都完成了相当广泛的覆盖,超越了传统好莱坞大片的文化辐射。

然而,随着美国社会近年来愈发剧烈的保守化转向,孤立主义、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开始逐渐渗入到漫威等影视创作中,《黑寡妇》《尚气》《永恒族》《奇异博士2》等电影中一再出现文化上的“返祖”退化现象。应该看到,这并不是新一轮漫威电影的艺术和制作水准降低了,而是以漫威为代表的漫画改编电影正在沦为美国“新冷战”的政治工具,再次跌回其在20世纪冷战高潮年代作为意识形态样板的本来面目,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从这个意义上看,迪士尼CEO的“脱钩”言论展现了其背后真实的政治立场。这种逆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言论,也是美国近年来一再公开背叛其对国际社会曾经各项承诺的悲哀缩影。

遗憾的是,不只是现阶段,甚至在可预期的未来一段周期,考虑到漫威、DC等漫画改编电影的高技术占比程度,这一系列电影还无法压缩其高昂的制作成本,因此与其他行业一样,无论是传统的好莱坞,还是奈飞、“迪斯尼+”等流媒体平台,都不可能完全摆脱中国市场,完成逆全球化“脱钩”。例如,被塑造为美国平台型互联网企业意识形态模范的奈飞,就算一再制作出《纸牌屋》《黑镜》《鱿鱼游戏》等这样的“爆款”,并开展试图触及到包括西非在内的全球化尝试,但在北美智能手机、平板用户规模已经触顶,并失去中国市场的背景下,其距离预期的金融资本允诺至今都还有着相当的距离,更遑论近些年备受流媒体冲击的传统好莱坞电影。何况,即便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直接冲击,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度假区近几年的良好表现,充分说明无论是影视等传统媒介形态,还是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探索,中国市场在线上线下的巨大潜能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对于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而言,中国市场在文化领域同样会作出更大贡献。

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北美、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保守主义倾向还会愈演愈烈,其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产品势必还将引发更多争议。对于全球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而言,这并不是什么积极的信号。然而,历史已经清楚地表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大趋势,世界各国早已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当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蠢蠢欲动的“脱钩”图谋,不仅不会得逞,相反只会将自身孤立到进一步下行的发展周期。

因此,能否充分理解和实践新时代下的全球价值观,包括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也将充分考验北美、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智慧,电影等文艺产品只是这一历史进程中得以管中窥豹的缩影。(作者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