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新一届欧委会将把欧盟带向何方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本周公布了新一届欧委会委员提名名单和分工情况。一般来讲,委员提名由各成员国自主决定,但欧委会主席有权决定具体分工,各成员国又都希望本国委员能够执掌关键部门或权责,这就让欧委会主席对各国提名有了较大话语权。与以往一样,新一届委员提名和分工是欧委会主席与各成员国相互妥协与平衡的结果。
新一届欧委会27名委员人选中包括11名女性,基本兑现了冯德莱恩作出的性别平衡承诺。提名名单显示,下届欧委会将设6名执行副主席,但6人分管领域交叉情况较多,这反过来会强化主席冯德莱恩最终决策者的地位。从委员分工来看,相对重要的经济岗位,包括工业政策、贸易政策等交给了南欧国家,特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被视为“伊比利亚半岛的胜利”。南欧国家更倾向于国家干预、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等,这将有利于推进欧委会下一任期的首要目标,即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竞争力、放松国家补贴、推进再工业化,上一任期的优先重点绿色转型则被推向了靠后位置。另外,芬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等“前线国家”也都获得重要职位,其中新设立的防务委员将由立陶宛人担任,意大利执政党虽被视为极右翼,但因在俄乌冲突问题上与欧盟“主流”保持一致,也获得了重要职位。这些都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欧盟当前的“政治正确”以及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本人的政策立场。
按照欧盟规定,冯德莱恩作为下届欧委会主席自动当选,其他26位提名人选则需经过欧洲议会的审议批准。这可能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欧洲议会经常想要展示权威。自2004年以来,历届欧委会主席所提委员的人选都至少有一人被拒绝。但当前欧盟面临多重危机,欧洲议会也希望新一届欧委会能早日运作,因此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审议中保持克制,尽快予以放行。
欧盟委员会管理着欧盟日常工作,负责起草法律草案、管理预算、执行法律、制定规章制度以及代表欧盟出席全球性峰会、谈判、参与国际组织等。作为欧盟主要执行机构,从权力和影响力来看,欧委会成为历次与欧盟相关的危机应对中的主要受益者。尽管重要决定均由欧洲理事会作出,但决定的准备、完善以及后续执行却越来越依赖欧委会的专业人员和行政资源。
2019年,冯德莱恩就任欧委会主席,正值美国特朗普政府时期欧美关系面临“重大问题和挑战”,她声称将领导一个“地缘政治的委员会”。5年来,欧盟经历多重危机,特别是乌克兰危机的加剧和激化,欧委会及冯德莱恩本人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凸显。这与德法轴心运转不灵等诸多欧盟内部因素有关,也与欧盟面临更趋复杂和动荡的外部环境有关。快速演变的国际形势以及经济与政治、安全的紧密交织,需要更为专业、更加及时的应对,欧委会因其超国家性、权力集中以及相对庞大的人力和专业资源等,正好适应了欧盟及其成员国在内外时势变化中的需求。
未来一段时期,欧盟很有可能继续处于危机模式之中。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仍在持续,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步上升、同频共振;经济停滞,竞争力下滑;社会分化、激进化,政治进一步碎片化、极端化;另外,欧洲一体化也举步维艰,银行业联盟、资本市场联盟等难以落地,防务联盟遥遥无期,如此等等。可见,欧盟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新一届欧委会可谓任务艰巨。
形势的严峻性可能会使包括欧委会在内的欧盟机构保持扩大权力的趋势,但这又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相关成员国对欧委会等“揽权”的批评和反弹。事实上,并非所有成员国都乐见欧委会扩权,多数成员国更乐意将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非交给欧盟层面的超国家机构,特别是在财政、税收、国防军工等领域。
按照目前已经释放出来的信息,新一届欧委会将力推竞争政策改革,增加欧盟预算,放松财政纪律,推进防务工业一体化以及军事装备的共同采购等。但一些有影响力的成员国也已表明态度,“不希望欧委会以损害成员国权益为代价发挥领导作用”。未来,欧盟内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比如预算净贡献国与净收入国之间的矛盾,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矛盾甚至德法这样的大国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因欧委会力推的一些优先议程而变得更加尖锐。比如,即将离任的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维斯塔格就警告称,欧盟放松企业并购政策将打开“潘多拉盒子”,给欧盟带来难以预测和控制的风险。在如此复杂的背景下,新一届欧委会将把欧盟带向何方,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